殘陽如鮮血般染紅了整片空,荊州城外,死一般的寂靜。
“呼哧、呼哧、呼哧……”一個民兵喘著粗氣,從西城門踉踉蹌蹌竄了出來,他將一隻手臂背在身後,跑到一處矮坡時停下來,匍匐上去,觀察了一會山下的形勢。
荊州城門正對著的是一支黑壓壓的部隊,沒有錦旗,也沒有聲響。但是,黑色布衣、青銅盔甲,這是蜀軍的標準軍裝。這隻部隊的最前排中間位置支著一頂斑駁的暗紅帳篷。
帳篷前麵站著一個中年男子,正在焦急的左右觀望。
山坡上的民兵對著中年男子連吹三聲口哨,停頓幾秒鍾,又是三聲,吹到第三輪的時候,中年男子終於扭過頭來發現了民兵,他立刻點了點頭,向身邊的一個士兵吩咐了兩句。
民兵又大喘了兩口氣,沿著斜坡下山,向著蜀軍軍營繼續爬去,身後爬過的地方留下一道血紅的印記。
距離帳篷隻有不到十丈路,中年男子派出的軍士蜷著身子向他迎來。
“嗖——!”
一隻利箭穩穩地插進了民兵的背部,他停止了爬行,趴在地上渾身抽搐。
再回頭看那城牆上,一個黑色身影迅速閃開。
軍士一陣跑,慌忙將民兵背起,返回帳篷。
“就差這麼一點點,就差這麼一點啊,”中年男子也進了帳篷,神情愈發焦急,輕輕搖著已經昏迷的民兵,“二狗兄弟,二狗兄弟,醒醒啊……”
帳篷裏正中坐著一個氣宇軒昂的將軍,白色布衣、青銅盔甲,此時也來到了二狗的身旁,查看了他的傷勢,突然猛一發力,拔出了背上的利箭,頓時鮮血如注。
將軍緊接著用右手掌蓋住傷口,調用內力彙聚掌心,硬生生止住了奔湧的血流。
二狗慢慢睜開眼,虛弱地道:“將……將軍……”
將軍輕聲道:“二狗,我用內力暫時止住了流血,但是撐不了多久,城裏的情況如何,速速告知。”
二狗接著道:“全……全民戒嚴,估計……有……有兩萬精兵……”
將軍神色未變,緊接著問道:“那個東西呢?”
“是……是紅色的,確實……最高……最高等級那種,就在書院……裏麵,重兵把……”這句話還沒完,二狗瞳孔放大,一動不動了。
將軍慢慢放下按壓傷口的手掌,給二狗閉上眼睛,與軍士道:“先將他安置在臨時帳篷裏,等戰爭結束再好好安葬。”
“是。”軍士抱起二狗的屍體退出了帳篷。
中年男子急忙走到將軍的身旁:“子龍,丞相可是命我們秘密行動啊,對方幾萬的兵力,這一仗打起來可收不了手了,更別我們人數差距如此之大。”
將軍此時背對著中年男子,眉頭緊鎖,閉上眼睛,並不言語。
“子龍,十萬火急,你倒是快點拿個主意啊!”中年男子更加焦急道,“貿然前進於事無補,隻是讓這三千將士白白送死!”
將軍依舊沉默不語。
“報——!”一個士兵闖進大帳,“將軍!荊州城門自己開了!”
將軍聽言,立刻轉身大步走出帳篷,中年男子也滿臉疑惑跟了出去。
大帳之外,風蕭蕭兮。
對麵的黑色大門中間打開了一條狹窄的細縫,一個瘦高身影從細縫中漸漸出現,越來越大。
將軍盯住那身影看了一會兒,道:“是魯肅。”
接著對身邊蓄勢待發的弓箭兵道:“沒有我的指令,任何人不得擅自行動。”完,隻身迎了上去。
兩個高大的身影在城門和部隊中間交彙在一起。
“在下魯子敬,見過趙將軍。”魯肅一臉嚴肅,作揖道,“事態緊急,我話不多,趙將軍,趕緊撤兵吧,這仗你贏不了,這城,你也奪不回去了。”
“子敬兄,你是難得的儒將,素來重視承諾。我且問你,我們蜀吳是否仍是盟約狀態?這荊州是不是我們蜀地?”
“趙將軍,都什麼時候了你還想著這些。我就是因為與貴軍交好,主公才準我出城勸你撤軍,現在事態一發不可收拾,你還守著舊約有何意義?如若今日開戰,你我各自為主,再沒有緩和的餘地!”
“主公?!她孫尚香,背信棄義,巧取豪奪,也配做吳國的主公嗎?”
“孫策已死、孫權失蹤,公主確已是吳國孫氏最後一支血脈,我自當奉她為主公。趙將軍,我最後勸你一句,速速撤兵,否則你和這幾千將士的英魂估計就得留在荊州城了,就憑你這點人,連這城樓都登不上去!”
趙雲仰歎道:“半年之前,主公突然消失於荊州,孫氏封鎖消息,秘調吳軍,占領此城。蜀國上下不可不憤恨,我追蹤主公消息已久,現在線索就斷在了這荊州城內。今日之戰,我已等的夠久了,你讓我如何放棄?”
魯肅搖了搖頭,歎氣道:“將軍保重,話已至此,魯肅隻能全力以赴與蜀一戰!”完轉身向城內走去。
趙雲回到軍營前方,跨步上馬,麵對眾將士,吼道:“孫氏逆賊,負我主公,搶我國土,今日之戰,爾等可否隨我殺此惡婦,奪回荊州,找回主公!”
趙雲部下軍士早已群情激奮,摩拳擦掌,隻等將軍一聲令下便想殺將過去,此刻聽到號召,更是全體舉起手中兵器不斷怒吼:“殺!殺!殺!”
趙雲亦是俠肝義膽,抽出龍膽亮銀槍,也一起高喊:“殺!殺!殺!”
此前與趙雲一同在帳中的中年男子夏侯蘭此時也披掛上馬,雖然憂心忡忡,仍然持劍向前。
再看荊州寬闊高聳的城樓之上,赫然出現滿滿一排士兵,身著鋥亮盔甲,手持長矛,足有一萬人,為首之人便是魯肅。
過了一陣,城樓下聲音戛然而止。
“要來了,眾將聽命,變陣推車!”魯肅吼道。
刹那間,城牆上那一排士兵每隔一人向後退去,隨後每人推出一輛中型投石器,隻待蜀軍接近城樓百米便向他們擲去,阻擋大規模蜀軍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