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定山,雲林環繞,高不可知。一夜大雨才過,朝露欲滴,曉風微涼。
“哥哥,山上路滑,且讓我與三弟陪你上去吧。”
“不必,這山頂的風景,非獨行之人不能體會。”話的人披上白衣鬥篷,踩了一徑路上山。
越至高處,雲霧更盛。勿言風景,就連路也很難看清。上山人卻腳步穩健,隻向著前方,踏土拾階而上。待到晌午,才及半山。
上山人找到一塊光滑的石頭,休息片刻。正喘息間,頭頂上方響起一聲清脆的鳴叫。朝上望去,枝椏上竟停著一隻幼年翼龍,此時睜大了圓鼓鼓的眼睛盯著石頭上的人。
上古神獸,果然來對了地方。上山人的精神為之一振,雙眼溫和,回望那隻翼龍。翼龍又看了一會,縮回了腦袋,扭頭向著山上飛去。
上山人立刻起身跟上,深入密林。雜草重生,繁葉障目,上山人拔出雙股劍,披荊斬棘而行,眼睛緊緊盯著上方,唯恐失去那翼龍的身影。
又轉過一個彎,突然雲霧消散,眼前一片豁然開朗的平坦地勢,一汪靜如鏡麵的山頂湖兀自出現眼前。上山人停住了腳,靜靜等候。那年幼翼龍來回躥了幾下,最後停落在上山人的肩膀上。
隻消片刻,巨大的聲響從湖底發出,波痕無垠的湖麵突然洶湧不止。銀光一閃,一龍一人從湖水裏躍了出來,龍長五米,通體雪白,人高八尺,半身**。那人嘴含一柄狹長匕首,左手持一把白杆銀槍,正抵住白龍的長角。
就在這騰躍之中,那人用雙腳纏住白龍嘴邊長須,左右交叉,打了一個結,再用腳趾勾住。口中的匕首被反手握住,刺向龍須,白龍大驚失色,向後退去,跌入湖水中,濺起的水花足有兩米高。
上山人一身素袍全部濕透,年幼翼龍早就躲進了他的鬥篷裏,連腦袋都不敢探出來。剛剛贏了白龍那人,在如雨的水花裏大笑不止,淩空一蹬,一個翻身落在了岸邊。待看清來者,那人笑容更盛。
“明君,山路難行,終於得見。”
“我讓子龍等的太久了。隻怪自己愚笨,花了兩年時間才懂得你那句‘終不背德也’的意思。”
“將軍不必謙虛。背德山早在五十年前就改名為真定山,為的就是保護這一泉龍潭。當年守山的兄長病逝,我不得不離開公孫瓚將軍,繼承兄長遺誌,隱居於此。但心中卻難忘報國安民的抱負,隻盼有明主能知曉我的心意,便留下如此啞謎給將軍,請將軍恕罪。”
“真龍擇龍潭而居。你當日留給我那句話,是要告訴我,你已找到龍潭,終於不必蜷居於背德山。子龍將劉備比作龍潭,備方始察覺,慚愧的應該是我。子龍之心,是否還與兩年前一樣?”
“未有改變。兄命已奉,子龍願永遠追隨將軍,以報知遇之恩。”
露水成流,午風溫和,年幼翼龍立於白龍角上,注目山下一前一後的兩人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