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人算不如算,現在的封紫並不知曉,他的計劃將會橫生波折。
這一日,魏國皇都敦華城。
巍皇正執掌早朝,傾聽群臣諫言,處理國家大事和臣子之間的派係爭鬥。
“南粵、豐盈、無錫地糧食奇缺,餓殍遍野,朕已知曉,賑災之事就交給……”
巍皇正在下達聖旨,兩名道袍男子忽然闖入金鑾殿,徑直來到巍皇身前。
一個是中年道士,身著九爪金龍紫雲袍,頭戴清風冠,形容奇偉古拙;另一人為青年,白衣如雪,背負長劍,滿臉傲然,懸浮在空中,似乎不願沾染半點地麵的塵埃。
“這種速度,還有浮空能力,他們兩人都是先尊者啊!”
文武百官麵麵廝覷,當即作出了反應。
怒責逾矩者有之,忌憚實力者有之,忠心護主者有之,眾生百態,不一而足。
一些叫囂謾罵的清流諫臣正在怒罵,忽然感到頸脖一涼,當場屍首分離,慘死當場。
巍皇怒極,胡須顫抖,指著那青年道士:“你們是何人?!竟敢在這金鑾殿上殺戮!”
“我魏國亦有先尊者坐鎮,你等如此作為,是否太過放肆了?!”
青年道士甩幹劍上血漬,高傲輕笑,鼻孔朝道:“吾名方銳,來自元晟宮。”
“元晟宮”四字念出,金鑾殿上一片寂寥,落針可聞。
無論是磨刀霍霍的武將還是口誅筆伐的文臣,此刻都滿頭冷汗地倒退數步,為那幾個倒黴的文臣扼腕歎息,卻不敢再話了。
元晟宮的威名,或許一些中型國度的皇室世家並不知曉,但作為屹立數千年不倒的王朝,下至文臣武將,上到皇帝皇後都謹記一個準則——三應!
所謂三應意思是對來自三處聖地的人,有求必應!
三聖地分別是:西海元晟宮,北冰域先書院,南炎域幽謐領。
沒有人知道它們的駐地究竟在何處,它們的威名卻在世間流傳,據三大聖地每一名入世者,都擁有覆滅世俗皇朝的威能。
巍皇看向那個明顯占據主導地位的中年道士,輕聲問道:“這位是?”
中年道士似乎在神遊物外,不知在思索什麼,那方銳卻是麵露自傲之色:“吾師,聖者李青雲。”
聽到“李青雲”這個名字,群臣百官情不自禁地議論起來,喧囂塵上,再也沒有半點達官貴胄的矜持了。
巍皇不自覺地緊緊握住龍椅扶手,眼裏露出驚駭之色:“聖者李青雲?”
“啊!我是從聽著他的傳長大的!這位可是傳奇故事裏的風雲主角!”
他仔細地觀察了中年道士一番,越是審視,越是感到心中震驚。
這幅容貌、這種威壓,簡直和那傳奇紀傳故事裏描述的一模一樣,絕對是聖者李青雲本人沒錯了!
巍皇連忙從龍椅上站了起來,行了一記大禮:“不知聖者降臨,有何吩咐?”
李青雲麵無表情道:“吾子大限將至,特地出山搜尋延長壽元的才地寶。”
他兒子李經綸今年已經七十三歲了,宗門之中延年益壽的各種靈藥都用了個便,李經綸的身體已經產生了耐藥性,不再有效果了。
根據宮主推算,無法突破先的話,李經綸最多還剩下五年壽元。
巍皇誠懇道:“太可惜了,國庫之中並沒有延年益壽的靈藥,否則的話,寡人必定會助閣下一臂之力。”
李青雲卻不管不顧,兀自用命令的口吻道:“打開國庫和皇室內庫,我要一探究竟。”
聽到這話,巍皇麵色一陣青一陣紅。
這算什麼意思?欺壓他朝中無人?
李青雲一揮手,風起雲湧,文武百官雙膝酸軟,盡皆跪下,巍皇感到渾身酥軟,癱倒在龍椅之上。
“再給你三息時間考慮,若是再不給出明確答複,我便屠光你滿朝文武。”
李青雲冷聲倒數:“三。”
“二。”
“一。”
“看來你是不見棺材不掉淚了。”
見巍皇嘴唇發白,並不言語,李青雲冷笑一聲,就要動手屠殺朝中百官。
他念頭一動,地元氣凝聚成千百飛劍,向滿朝文武激射而去。
“稗官野史果然不可盡信,李青雲是傳中的聖者,行事竟然如此霸道蠻橫,一點道理都不講!”
“想那些沒用的作甚!你不是自詡足智多謀嗎?趕快想辦法讓大家活命啊!”
“在絕對的力量麵前,一切智謀都沒有作用。”
“完了!這次我們死定了!”
時遲那時快,在文武百官心生絕望的時候,一名身著赤紅長袍的老者突兀地出現在大殿之中。
他輕輕一揮手,那千百飛劍便盡數湮滅,化為虛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