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最緊缺的是人才(1 / 3)

江城起源集團總部,起源集團已經利用了生物芯片,在集團內部建立了屬於自己的超級計算機。

該超級計算機的應用讓起源集團的數據分析以及產品研發來到一個新的高度。

此外在科技園區內部生物芯片的一期工程已經基本竣工,二,三期工程正在加緊建設之中。

莫離對芯片工廠的建設速度做了一個評估。

預計最快在明年年初生物芯片的生產就會達到一定的數量級。

不過此時起源集團的芯片訂單已經爆滿了。

訂單大部分來自於華威,如果不出意外,華威的流蘇三手機量產之後一定會持續熱銷。

用於江東的原話來,搭載了生物芯片的華威流蘇三手機,本來就是一款革命性的產品,隻要芯片能夠供應的上,那麼該手機的銷量一定會超過華威過去所有係列都手機,成為全球級別的爆款。

除了華威以外,米,聯想,神船等多個夏國科技公司都在尋求和起源期的合作,希望能夠采購到生物芯片以及芯片的相關組件。

這些公司提供的訂單數量也非常大,莫璃簡單地計算了一下,所有的訂單數量加起來,生物芯片的需求數量超過了一億片。

按照目前生物芯片的生產成本以及銷售價格,這一些訂單足夠能夠讓起源集團的生物芯片部門獨立出來,成為全球最有錢的公司。

生物芯片的生產技術和工藝成熟之後,成本其實比較低,生產成本遠遠低於英特爾,三星,台積電等半導體生產公司生產晶體芯片流程的成本。

隻是起源集團並沒有照單全收,而是有選擇性的階段性的接收訂單。

像米這一類起源集團的傳統盟友,起源集團會按照時間節點交付一部分芯片,幫助米出品生物芯片平板或筆記本電腦。

但是類似於聯祥這一類和起源集團沒有合作關係的公司,他們期望的訂單可能就要延後了。

但是就像莫璃之前預料的一樣,目前起源集團以及生態公司最缺乏的就是生物電子信息領域的人才。

以生物芯片為代表的生物電子領域,是起源集團開辟的新興領域。

該領域的大量人才都集中在起源集團的生命科學和醫學實驗室、相關生產鏈以及生態公司,因為技術人才缺乏,所以很難能夠勝任起源集團下派的相關研發生產任務以及訂單。

這就導致了十分尷尬的現象。

隻要一遇到問題,這些企業就要向起源集團總部生命醫學和科學實驗室反映,希望實驗室能夠提供技術和人員支持。

即便是一些很簡單的問題相關的生態鏈,公司可能都無法處理。

莫璃手下的那些技術人員,很長一段時間就是為了處理這些問題,就浪費了大量的間和精力。

這還讓起源集團的一些技術人員常年奔波在全國各地的生態鏈公司之中。

吸取了這樣的教訓,這一次莫璃沒有將生物芯片的生產交給生態鏈公司,而是自己在江城科技新區建設芯片生產工廠。

這樣做雖然避免了讓技術人員奔波在全國各地解決問題的尷尬局麵,但是也極大地占用了技術人員的時間。

實驗室技術人員存在的意義是研發新科技新產品,而不是為了生產既有科技產品。

如果讓這些技術人員長時間的投入在生產一線,那麼生命科學和醫學實驗室直接改名為生產部算了。

要從根本上改變這一現象,就必須要加強對專業人員的培養。

起源集團已經開始在人員的培養上麵想辦法。

其中能夠立竿見影的就是和高校合作,開設生物電子類學科。

王玉蘭已經和江城理工大學完成了談判,江城理工大學的生命科學院將單獨設立分子生物及電子信息專業(生物電子信息專業)。

該專業算是起源集團與江城理工共同辦的,專業的基礎課,例如分子生物,微生物等等,由江城理工大學的老師去上。

應用類科目則由起源集團派遣科研人員去教授。

起源集團派去的老師雖然沒有任何從教的經曆,但是他們擁有豐富的實踐能力,而且這一套理論知識也隻有起源集團生命醫學和科學實驗室有。

生物電子專業班級,裏麵的學生在大三以後都可以到起源集團的相關公司或者是生態公司去實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