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嗬嗬,是嘛……這可真得嚐嚐。”
“其實真喝起來,也就那個味,和我們平時喝的高粱酒、米酒味道差不多……還有種喝法叫轉轉酒,一人喝一口輪下去,但這個喝法在這裏沒市場,大概也就隻有年輕情侶會感興趣……”
話間,李和敏等一行人走了進來,楊柯第一次見到兩位傳中的老工程師,在他心目中,這兩位近乎神龍見首不見尾的人物應該是很風趣的,不然楊文雅不會每次一提起來就捂嘴發笑。
“楊處長,給你介紹一下,這兩位是咱們處裏的泰山北鬥,陳工和竇工,都有著豐富的組工經驗。”李和敏分別指向兩位端著茶杯的老頭子對楊柯道。完,又轉頭對兩人介紹:“這是咱們處裏新任副處長楊柯同誌,於本周一剛上任,你們還沒見過麵呢。”
楊柯上前分別和兩人握了握手,寒暄之後就在李和敏的招呼下坐了下來。桌子很大,一張大桌旁邊坐了十四個人,也隻是稍顯擁擠,而領導這頭空間還顯得很寬裕。
李和敏口中的兩位泰山北鬥的長相極有意思,陳剛長得高高瘦瘦的,而竇春風則有些矮胖,而這兩位又大多一起行動,站在一起。往往能給人強烈的視覺衝擊。僅僅是看到這兩位湊一塊的樣子,楊柯就有些理解楊文雅為何每次提起他們來都會發笑了。
這兩人不僅相貌上差異極大,性格上也是截然相反,陳剛言語很少,但話鋒犀利幽默,往往一句話就能逗人發笑。竇春風則較為嘴碎,從坐下之後就開始滔滔不絕的笑著,內容南地北的,偶爾也會到某位領導身上,爆出一些秘辛來。屬於那種滿嘴跑火車的類型。楊柯有些詫異,如果陳剛是機關幹部的典型,那竇春風這樣的性子無疑是和大機關裏的氛圍格格不入的,在他的認知裏,這種人在機關裏應該是混不下去的,可他卻混到了正處級!
但不得不承認,這樣個性鮮明的兩人湊到一塊,不管在什麼場合都能將氣氛活躍起來,自從坐下之後。餐桌上的笑聲就沒斷過。
有文化底蘊的家庭,大多會講究進食不言,在他們眼中,這是對餐桌上所有人的尊重。如同趙家就是如此。而在外麵吃飯的時候,卻是截然相反,典故秘辛葷段子一個接一個的爆出來,話的人口沫四濺。生怕氣氛不熱烈。場合決定態度,不管是誰,在特定的場合都得想辦法將自己融入進去。不然就會留給人不合群之感,在機關部門內部,這一尤為需要注意。
在竇春風間歇的時候,其他人包括楊柯也會偶爾插幾句話,話的大多都是六位領導,其餘人包括幾名科長都隻是含笑傾聽,不時爆發出哄然大笑給領導們湊趣。
菜品陸續上桌,其實這些菜肴並無多少特別之處,大多都是平常常見的菜品,隻是盛裝菜肴的餐具上都上了漆,這些花花綠綠的漆器讓整個餐桌增色不少。
“對了楊處長,沈教授和趙書記身體還好吧?”吃了幾口菜,竇春風突然問楊柯。
楊柯愣了愣,隨即頭回答道:“還好!”完,他眼角的餘光掃過李和敏以及其餘人,發現這些人的表情並無多少驚訝,不由得大感意外。事實上,除非是和趙書記身份對等的人,其他人基本上不會問他這樣的問題,可以,涉及趙長德和沈雲仙,這個問題是較為失禮的。
“嗬嗬,你大概不知道,當初動亂的時候,我和東平,還有你嶽父嶽母其實是在同一改造,那段日子啊……”竇春風解釋了一下,最後搖著頭歎息不已,話語也是未能繼續下去。
原來是這樣,如果有這樣一層關係在,他問這些問題倒也是正常的,而如同李和敏等人對此絲毫不感意外,估計早就從竇春風嘴裏知道了這一層關係了,竇春風的嘴不牢靠,這些經曆,估計和他喝過酒的人都知道了。這樣看來,竇春風這樣的性子能在機關裏一路提拔到正處級,大抵也是受了些照顧,而這照顧他的人是誰,也就呼之欲出了。
是揭東平,絕不會是他嶽父趙書記,不然,竇春風不會這樣問楊柯,從他稱呼揭東平直接叫東平就能看出來。這樣分析下來,竇春風大概和揭東平關係較近,和他嶽父趙長德之間的關係應該隻是一般。
又了些話,一名服務員將一個酒壇子搬上了桌,遞給所有人一條吸管,這就是傳中的杆杆酒了。事實上,這樣的喝酒方式主要是為了搞活氣氛,並不太適用於機關聚餐,稍微講究一些的人都不太會接受這種飲酒方式,即便是偶爾的嚐試,大抵也隻是緣於新鮮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