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親事(1 / 2)

“是,”勿勿忙忙來尋溫幼儀的陳嫗就點了點頭,“王皇後聽郎君到現在依舊昏迷不醒,心中其為焦急,就宣娘子和女郎入宮問問傷勢。娘子現在心如亂麻,拿不定主意。可是老郎主又和大郎進宮數日未曾出宮,所以想請女郎去問問姚亭候,這宮,是入得還是入不得。若是不入,以什麼借口拒絕。”

這定是外祖母王氏的意思。

她雖是從來不拿主意,可是心思極正,判斷事情又極敏銳,現在家中沒有男丁在家,蕭浩昌浩歌兄弟和醜兒又都還是孩子,可不就得姚思謙拿主意了嗎?

想到這裏,溫幼儀微微頜首,“待兒去尋師尊,看看師尊是怎麼個意思。”

“就要照顧你阿耶,走不開。你阿耶病重,滿建康無人不知。若是你們現在就入了宮,反而會被人恥笑,哪裏有丈夫阿耶病重,妻子女兒卻入宮的道理?拒絕入宮,才是上策。”姚思謙思忖了一會,道。

溫幼儀就去回了陳嫗,陳嫗滿意地點著頭,轉身去回稟蕭菁芬。

等到溫幼儀去王氏處請安時,王氏就感慨,“多虧了姚亭候,若是我,還真想不明白這裏麵的道理。”

怎麼可能想不到?隻不過是你害怕姚思謙這時離開蕭府,故意做出的軟弱姿態給他看,就是想把他留在蕭府罷了。

溫幼儀笑笑沒話,隻是殷勤地端了一碗綠豆湯給祖母。

王氏吃了一口湯,看了看笑靨如花的外孫女和言笑晏晏的孫女,暗自歎了口氣。

可惜沒有多餘的女兒,若是有個女兒配給姚思謙多好?

他現在雖是瓠兒和醜兒的師尊,可是隻要一成親有了自己的家,哪裏還會顧得上這兩個孩子?

可憐這兩個孩子,自幼年起就受了別人所沒有受過的磨難。

祖母早亡,繼祖母又心存害他們之心。

年紀就整日擔驚受怕的。

好不容易回到建康,她的瓠兒又被人盯上了……

王氏後悔不迭,當初就該先替溫幼儀定一門親事。

到親事,她仔細端祥起溫幼儀來。

隻見她穿著一身淡粉色輕衫,頭上的雙丫螺髻沒有任何多餘的首飾,隻是在螺髻處綁了兩串珍珠,珍珠的水潤光澤映著她嬌俏的笑臉,不出來的明豔動人。

怎舍得把這樣的外孫女送給別人任她的阿姑蹉跎?

想到這裏,她突然打定了一個主意。

等到溫幼儀和蕭若眉走後,她派人將謝婉喚了過來。

謝婉來時,王氏正眯著眼倚在矮榻上乘涼,兩個垂髫丫鬟正一左一右的用芭蕉扇在扇著涼風,屋子正中的冰鑒上冒出絲絲的涼氣,整個寢室清涼怡人。

謝婉一向尊重這個婆婆,見到她在假寐,便束手坐在旁邊,接了一個垂髫丫鬟的扇子,替婆婆扇起了風。

許是覺得換了人,這風向便有了變動,王氏微微睜開了眼。

見到是媳婦在替她扇風,不由笑開了顏,“快坐,快坐,你也累壞了,哪就用得著你侍候?”

著話,她令人給謝婉盛了一碗冰鎮過的綠豆湯。

謝婉道了聲謝,將綠豆湯吃了幾口就放在案幾上。

這幾日家中的主人都在宮中修定禮儀大典沒有回來,府裏隻剩下婦孺在。蕭菁芬自在姚府嚇著後一直沒有好,現在身子還乏得緊。

就隻有她一個人忙裏忙外。即要回烏衣巷忙碌她娘親的喪事,又得主掛中饋。

王氏知道她辛苦,特意免去了她的晨昏定省。

今日卻是沒有任何理由的把她招了過來,必是有事相詢。

想到這裏,她坐直了身子,就等著婆婆問話。

“浩昌浩歌這幾日的學業如何啊?”王氏笑吟吟地用剪子剪了半串葡萄送到了謝婉麵前。

葡萄是溫幼儀空間裏結的,個個水亮清透,紫裏泛著紅,吃到嘴裏又甜又酸。王氏這幾日精神不振有些苦夏,便靠著空間裏的水果過日子。

謝婉就將兩個兒子的學業了一遍,聽到兩個孫子現在在讀《論語》,王氏點了點頭。

“醜兒最近在學什麼?”王氏又問道。

“醜兒在跟著兩個兄長在讀《切韻》,這孩子極其聰明,不過讀了幾就能背誦,將來定是比兩個兄長學問高。”謝婉由衷地讚歎。

蕭菁芬雖是一個沒什麼能耐的,可是她就是會教孩子。瞧瞧這溫幼儀教得多好?年紀就會持家,女兒教得好就罷,兒子也是同樣。

每日聽到兩個兒子在她耳邊讚揚醜兒的記性好,隻讀一兩遍就能跟著背誦,她就羨慕的不得了。

“那院那幾個呢?”王氏呶了呶嘴,臉帶不屑。

起那院那幾個人,謝婉就覺得臉發燒。這可是她的娘家的親戚,結果居然趁著蕭府沒主人的機會,想要拉出蕭府的劍士去迎湘東王,若是他們真的成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