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這到底是做了什麼孽啊!(1 / 2)

“老楊,這個人是真的,真的是我師兄……”

“老曾,咱可是幾十年的老朋友了,你還不信我?我跟你啊……”

“老魏,你聽我,我師兄的醫術那絕對杠杠的,還記得老神仙的金針、亂術不?傳給我師兄了,一會兒你就能看到……”

“老夥計們,我拿我的醫德保證,這個人就是李岩,李岩就是我師兄,我師兄真的神醫傳人,中醫腦域專家,你們一定要信我啊!”

“……”

拉關係、擺事實、信誓旦旦,眼見高學藥跟搞傳銷似的施展渾身解數竭盡所能的解釋、證明,那畫麵真叫個聞者心酸,望者流淚,

反正不少人是真的都想哭了,不過他們想哭的原因都各不相同。[

以高甘草、魏教授等關係最親近的為代表的人是哭笑不得,至於這麼不要臉皮的嗎?

廣大愛戴民眾則是擔憂、哀歎,看高教授這架勢,難道提前進入老年癡呆了?

這下完了,那他們以後可怎麼辦啊?還有能有這麼好的醫療環境,這麼既專業,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醫務人員嗎?

以紋身男為代表極少數人則是差點笑哭了,這老頭真太逗了!

就連李岩也是一手使勁扒拉著跟鋼箍一樣拽著他來回跑的高學藥,一手捂著臉,欲哭無淚的喃喃道:“為什麼?為什麼?這到底是為什麼?我這到底是做了哪門子孽啊?”

唯獨保持一顆較為平靜心態的,那就得屬那些見慣大風大浪的記者們了,雖震鄂不已,但卻依然保持遵循他們的職業素養的良好品質。

各自或拿出本刷刷寫著,或聲對準錄音筆記錄起來,大致內容很是相似!

比如有個記者是這麼寫的:“京城藥王晚節不保,為扶持晚輩上位,不惜威逼利誘,陷眾人於真理和情誼兩難之境……”

寫到這裏,這位記者斟酌了一下,又仔細觀察高學藥和李岩,對比之後,在“晚輩”後麵加了個括弧,著重寫道:“疑似私生子!”

寫完之後還有點不滿意,但想了想還是算了吧,真羨慕那些報或花邊的同行們啊,想怎麼寫就怎麼寫,怎麼有噱頭怎麼來!

哪像他們這些國企大報,什麼事兒都得講點兒真憑實據,以事實話,畢竟高學藥幾十年來的聲名,就算一時糊塗也是瑕不遮瑜。

真要寫的太過了,到時候肯定被上麵砍了不,萬一追究起他的法律責任,丟了飯碗那多不值當啊!

當然,不管他們想哭還是不想哭,對於高學藥的法,幾乎所有人臉上都刻著倆字“不信”,最好的也隻是“半信半疑”。

他們是真想相信,可是高學藥的表現也太急切了,就跟那些耍盡花樣巴結上司的人沒兩樣,讓人誤解不,實在沒有啥服力。

最重要的還是李岩本人,年輕、帥氣、有型,看起來比那些當紅生都讓人覺得賞心悅目。

就算現在衣服上有血,神情低落失神,也讓不少人都想稱讚一聲,好一個陽剛與憂鬱完美結合的男兒。

但是,哪怕高學藥他是西醫專家,看在“權威”或“關係”的份兒上他們也就勉強信了,畢竟這世上真有才。

可他們雖然相信中醫也有才,但是,絕對不相信李岩是什麼中醫腦域專家!

以他的年齡就算從學習,就算背全了所有醫書,他懂什麼叫相衝相克、相生相輔、陰陽平衡嗎?他能掌握那些複雜到讓人覺得神奇不可能的藥理嗎?

就連望聞問切這四個最基本、最重要,也是最困難的技能,那也是需要長年累月的經驗積累。

更何況流傳幾千年,堪為華夏瑰寶的中醫,在現今早已經被冠上“偽科學”、“騙術”等等名頭。

別全世界,就算華夏又有多少人信?有多少人生病會去看中醫?有多少人會喝那些中藥熬成的湯藥?

這個時候,一個二十郎當的年輕被稱做“中醫專家”?誰會信?誰能信?誰又敢信?

可以這麼,如果不是高學藥幾十年來的名望,在場這些人絕不會隻是沉默的懷疑,而是極盡嘲笑與羞辱。

至於那些老教授和醫務人員或許不會這麼做,但估計早就都走了,他們可沒有那個閑心跟這種不自量力、為了出名玩噱頭的傻逼玩。

有這工夫,還不如多治幾個病人,或者研究病例、課題,再了,這又不是他們的孫子、兒子,有什麼好玩的?

至少那些孩子還會賣萌撒嬌逗他們樂呢,這子能嗎?呃,能也不想看!

麵對這樣的境況,李岩自然很生氣,又感覺到一絲悲涼和明悟,他終於明白,為什麼當年老神棍隻教了他一套針法,卻再沒有教別的。

不是老神棍不想教,而是因為他雖然鍾愛國粹,更有心發揚,但他的性格實在不適合學!

他不是那種能承受那麼多的誹謗和懷疑,無聲、有聲的羞辱謾罵,還會忍著不去暴力,默默的努力,甚至付出一生的無私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