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 百團大戰是中國抗日戰爭時期,中國**領導下的八路軍、新四軍與日軍在中國華北地區晉察冀邊區發生的一次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戰役。八路軍的晉察冀軍區、一二九師、第一二零師在總部統一指揮下,在河北山西發動了以破襲正太鐵路(石家莊至太原)為重點的戰役。戰役發起第三,八路軍參戰部隊已達一百零五個團,故中方稱此為“百團大戰”。
一、百團大戰
百團大戰是中國抗日戰爭時期,中國**領導下的八路軍、新四軍與日軍在中國華北地區晉察冀邊區發生的一次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戰役。八路軍的晉察冀軍區、一二九師、第一二零師在總部統一指揮下,在河北山西發動了以破襲正太鐵路(石家莊至太原)為重點的戰役。戰役發起第三,八路軍參戰部隊已達一百零五個團,故中方稱此為“百團大戰”。
一、戰役情況
在一九四零年下半年, 彭德懷指揮 八路軍一二九師和 晉察冀軍區等共一百零五個團二十餘萬兵力,對華北地區 河北山西的日偽軍發動了一次進攻戰役。這次戰役共進行大戰鬥一千八百餘次,攻克據點二千餘個,殲滅日偽軍四萬五千餘人,給日偽軍以沉重打擊 ,鼓舞了 中**民抗戰的鬥誌,增強了必勝的信心。
自一九三九年冬以來,日軍以鐵路、公路為支柱,對抗日根據地進行頻繁掃蕩。並企圖割斷太行、晉察冀等戰略區的聯係。推行所謂“以鐵路為柱。公路為鏈,碉堡為鎖”的“囚籠政策”。八路軍總部決定發動交通 破擊戰,重點破襲正太鐵路和同蒲路北段,給日本 華北方麵軍以有力打擊。在華北交通線中,正太鐵路占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橫越 太行山,是連接平漢、同蒲兩條鐵路的紐帶,是日軍在華北的重要戰略運輸線之一。八路軍的進攻戰役首先在 正太鐵路發起。因此開始稱為正太路戰役。
一九四零年七月二十二日,八路軍總司令 朱德、副總司令彭德懷、副參謀長 左權下達《戰役預備命令》,規定以不少於二十二個團的兵力 ,大舉破擊正太鐵路。同時要求對同蒲、平漢、津浦、 北寧、德石等鐵路以及華北一些主要公路線,也部署適當兵力展開廣泛的破擊,以配合正太鐵路的破擊戰。
一九四零年八月八日,朱德、彭德懷、左權下達《戰役行動命令》,規定: 晉察冀軍區破擊正太鐵路石家莊至 陽泉(不含)段;第一二九師破擊正太鐵路陽泉(含)至 榆次段;第一二零師破擊忻縣以北的 同蒲鐵路和汾(陽)離(石)公路,並以重兵置於 陽曲南北地區,阻擊日軍向正太鐵路增援。要求各部在破擊交通線的同時。相繼收複日軍占領的一些據點。在這些地區和交通線上,駐有日軍三個師團全部、二個師團的各二個聯隊、五個獨立混成旅團全部、四個獨立混成旅團的各二個大隊、一個騎兵旅團的二個大隊。共二十餘萬人,另有飛機一百五十架和偽軍約十五萬人。
按八路軍總部原來規定,參戰兵力不少於二十二個團。但戰役發起後,由於八路軍廣大指戰員和抗日根據地民眾痛恨日軍的“囚籠政策”,參加破擊戰的積極性非常高,因此各部投入了大量兵力,計晉察冀軍區三十九個團、第一二九師(含 決死隊第一、第三縱隊等)四十六個團、第一二零師(含決死隊第二、第四縱隊等)二十個團,共一百零五個團二十餘萬人,還有許多地方遊擊隊和 民兵參加作戰。(全部加起來可能二百個團都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