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傳
周幽王三年(前七百七十九年),褒國將其獻給幽王。她的美貌令周幽王“見而愛之”,可謂一見鍾情。周幽王對她非常寵愛,加上她的肚子也很爭氣,為周幽王生了一個叫伯服的動幽王廢去申後及太子宜臼。幽王七年(前775年),她終於被光明正大地扶正,做了王後,而她的兒子伯服也理所當然地成為太子。在那個時代,上自君王,下至百姓,都信命,那句有讖語性質的童謠舉國上下都知道,而褒姒的身世也不是個秘密,可命不可抗,君王又如此昏庸,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對此,周朝的太史伯陽隻能幽然歎曰:“禍成矣,無可奈何!”《琱玉集》褒姒性不喜笑,但“其一笑有百二十種媚”。因此,幽王為了博得她一笑,曾以“千金”之財征集能讓美人歡笑的“金點子”(這便是“千金難買一笑”典故的由來),但耗去許多錢財,試了很多辦法,或召樂工鳴鍾擊鼓、品竹彈絲,或命宮人歌舞進臨,或命司庫每日進彩絹百匹、撕帛以取悅褒姒,可她就是不笑。後來,朝中有個“為人佞巧,善諛好利”的大奸臣虢(gu)石父,出了個餿主意,這便是有名的“烽火戲諸侯”。
四、驪姬
驪姬(春秋),生不詳,死於前六百五十年,山西人,春秋時代驪戎(今陝西省臨潼縣)國君的女兒,有姿色,攻心計。公元前六百七十二年,被晉獻公虜入晉國,成為晉獻公姬詭諸的妃子。她使計離間了獻公與申生、重耳、夷吾父子兄弟之間的感情,並設計殺死了太子申生,製造了‘驪姬傾晉‘。
《左傳.僖公四年》:“初,晉獻公欲以驪姬為夫人,卜之不吉,筮之吉。” 明 梁辰魚 《浣紗記.論俠》:“ 晉獻公有子三人,長曰申生,次曰重耳 ,次曰夷吾。獻公聽驪姬之譖,申生自殺,重耳奔翟國, 夷吾守屈城 。”
公元前六百六十三年(晉獻公十五年),晉國打敗驪戎,驪戎求和,以國君的兩個女兒各親,長女驪姬,生了個兒子,名叫奚齊,次女少姬,生子名卓子。
以美色取得了晉獻公的專寵,奸狡詭詐,獻媚取憐,逐步博得晉獻公的信任,參與朝政,晉獻公立驪姬為夫人,封少姬為次妃,驪姬還想進一步廢去太子申生,立奚齊為太子,
晉獻公有個寵愛的戲子叫:“我要立奚齊為太子,就是擔心申生、重耳、夷吾諸公子反對怎麼辦呢?”:“把他們早點安排好,讓他們知道自己的地位已經到了,這樣就會輕慢國君的心;如此,則不難對付,”並建議先從太子申生下手,
驪姬又買通晉大夫梁五和嬖五,叫他們對晉獻公:“曲沃(今山西省聞喜縣東北)這個地方,是晉國祖廟所在,最好派太子申生去鎮守,蒲城(今山西省呂梁縣)和南北屈(今山西省石樓縣東南),是邊防要塞,最好派公子重耳、夷吾分別防守。”獻公中計,隻留下奚齊與卓子二人在身邊,以伺機廢立,史稱“二五害晉”,:“我聽,申生很會收買人心,恐怕要對您行凶,奪取王位,”獻公:“哪會愛他的百姓,卻不愛他自己的父親呢?”驪姬知道獻公仍然信任太子,於是再次密謀,有一太子申生從曲沃送來一塊祭肉給晉獻公,驪姬暗中在祭肉放上鴆毒,然後加罪於太子,以此迫死太子,又誣重耳、夷吾也參加申生的陰謀,把兩位公子也逼到狄國和梁國去了,驪姬見時機已經成熟,就逼獻公立奚齊為太子。
公元前六百五十二年(晉獻公二十六年),獻公死,奚齊繼立,被晉大夫裏克等殺死,立公子夷吾為晉惠公,公元前六百五十年,驪姬誣害太子罪跡暴露,被殺死。
另有“驪姬夜哭”的典故,指無中生有,搬弄是非。(未完待續。。)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