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頑強的同齡人(1 / 2)

&l;div lass="adread"&g;&l;srip&g;sh_read();&l;/srip&g;

晚上回家後,他用幾十萬買了個難看的大鐵盒子的事,又一次遭到了姐姐的嘲諷。,他當然不敢把原價出來,那樣他回被爸媽給嘮叨死,所以他先打個對折,再對折,最後出來的價格,也隻比零頭高一些而已。

梅秋萍把最後一盤菜端上桌,笑著,“是不大好看,不過看起來挺結實的。”一般問題上,她都會無條件的支持兒子。

吃飯的時候,馮一平提了一下,他想跳級,馮振昌現在話,不像在老家的時候總要拐上幾個彎,而是直指核心,“跳級後成績能保證文科第一嗎?”

“這個不好保證,不過大學一定考的上。”

“那還是好好讀吧,我們又不急著等你出來賺錢,考個好大學才是最緊要的。”這樣的問題,梅秋萍也很堅持。

馮一平多番努力,結果還是這一句,跳級後能不能保證第一名?

他這才發現,學初中的那些老師們,灌輸的考上好大學才是人生贏家的觀念,接受的最徹底的,居然是他爸媽。

馮一平很鬱悶,他覺得現在比遇到兵的那個秀才還鬱悶。

在老家,大人們常用“秀才遇到兵,有理不清”的俗話,形容一個有文化,講道理的人,碰上一個動手多於動口的人,然後任你千般引經據典、舌燦蓮花,他卻巍然不動,一概油鹽不進。

想想看,一個本來占理的人,就因為碰上特定的對象,本來想好了,連珠串兒似的要的、滿肚子的道理,被對方簡簡單單的一句話。或是一個動作,生生給憋回去,那鬱悶,真能憋出一口老血來!

但是,最鬱悶的並不是類似俗話的這種情況。

排除可能的偶發事件,一個男人一生中。至少有三種對象,是比“秀才遇到兵”,更鬱悶,更憋屈的。

這三種對象,對道理而言,就是核彈,任你有“d”還是“nnd”(不是粗話,美國的導彈防禦係統,他們這個簡稱居然和我們粗話的縮寫高度一致。也蠻有意思的),統統不管用,碰上他們,你就別奢望能把一個簡單的道理講明白。

馮一平後來覺得,他們分別是:你年老的父母;你懷孕的老婆;你年幼的兒女。

看來現在還要再加上一個,你那並不年老,但是一門心思認為這樣做是為你好的父母。

麵對這種情況,馮一平也是無計可施。那還能怎麼辦?隻有在高中好好讀,將來如爸媽所希望的那樣。考上國內一留的大學,讓他們的人生履曆更完美一些吧。

對馮一平而言,這也沒什麼損失,也不是什麼大的原則問題,他因為想在金融危機中獲利而休學的不合理要求,後來不是也得到了爸媽無原則的支持嗎?

父母能這樣理解兒女。做兒女的反過去體諒他們的堅持也理所應當,就當作是對父母的孝順也好。

況且,就是呆在學校,該做的事也不耽誤。

人多就是好辦事,回學校前。馮一平就拿到了周新宇他們擬出來的工作計劃,一部分人先留在省城,按他們從原單位拿來的電話,和供應商接洽進貨事宜,其餘的人,都去市裏,從選址開始,籌備前期的工作。

馮一平在計劃上簽了字,又批準了買車的預算,“怎麼樣,和大家相處的還好嗎?”他問了一句,這也是有所指的,周新宇和帶來的那幾個人,理所當然的抱成了團。

“挺好的,大家都是年輕人,也都是為了把事做好,目前都很融洽。”

“辛苦啦!”他笑著對高誌毅了一句,他知道這裏麵肯定有他這個辦公室主任的功勞。

“不辛苦,將來多加點工資就好。”高誌毅也笑著跟他開玩笑。

雖然現在從事的工作,和他的專業也不搭邊,不過高誌毅又找回了久違的激情,作為創始的一員,一起去開創一項很有前途的事業,也是很有成就感和滿足感的一件事。

實話,馮一平不習慣那種老派高壓式的管理風格,挺喜歡現在這樣的工作氛圍,就像後來的那些知名i公司一樣,他也很想在公司裏營造出一種家的氛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