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黃,”盛正端著餐盤,走到黃承忠旁邊坐下。▲∴頂▲∴點▲∴▲∴,..
這是鎮裏的食堂,年代同樣久遠,不過,經過了一些改造,地還是水泥地,原本用漆做的衛生牆,現在都貼上了瓷磚,也不再是那種鋼筋窗子,而換成了鋁合金的推拉窗,後麵就是河,下了幾雨,河裏水多,微風帶著水汽,透過紗窗飄進來。
前麵的兩台大電視裏,放著午間新聞,播音員剛好播報著,“我省已經累計沒有出現新增病例,”
“這個真不錯,”盛正夾了一筷子用水汆過,再用豬油一炒,什麼都沒加的嫩筍,吃進嘴裏鮮香嫩脆,美味無比。
“嗬嗬,抓緊吃吧,這個也就隻能吃這一段時間,”
盛正還是第一次愛上了機關裏的食堂,四季時蔬不斷,山鮮、河鮮、海鮮,桌上每都有,而且,這裏吃到的各種肉,和省裏的那味道就是不一樣,連飯後的西瓜也甜一些,最重要的是,在這裏吃飯,那是真的吃飯,自在。
“現在這種筍子,麵館的收購價是多少一斤?”
“先前幾年是一塊,現在一塊五,濕的,”
老家味道麵館,這些年每到這個時候,都在鎮裏收,今年原以為收的會比去年少,因為這一陣子生意都不好,誰知剛好,春筍長出來的時候,讓大家緊張的**,已經在慢慢好轉,在他們這個疫情並不嚴重的省份,大家已經放鬆了下來,麵館的生意,至少恢複了6成。
“一塊五,幾斤就能頂上一斤肉,那就是一上山采一籃子。也能有五六十塊錢的收入,一個月下來,每家每戶至少額外就能有兩千,這個帶動作用真不,”
這個盛縣長,又把這事想得太簡單。農村賺錢,哪有那麼容易。
“平均下來沒那麼多,山上的野竹林不多,要是幾沒下雨,冒出來的新筍也少,采的時候,要注意蛇、野蜂窩,采回來還要剝,要燒熱水汆。還要切成一樣大,其實也挺費事,”
這些事,黃承忠自己雖然沒做過,但早年老婆做過,所以他是清楚的。
“就是這一季每戶額外增加一千,那加起來,也不是個數子。”
盛正這人就這點好,他並不是當慣官的。也是從基層慢慢幹起來,原來也沒當過主官,聽得進去別人的意見,也不會因為被人指出自己話裏的疏漏而不悅。
“那是有,”黃承忠算了算,單省城左近的都市圈。老馮家直營的,鄉裏鄉親開的,還有加盟的老家味道麵館,加起來超過兩百家,還有嘉盛的那些公司食堂。這一陣子也都在收這個,加起來百萬的采購量,妥妥的。
“你等會啊,”畜牧站站長走過來請了一下,盛正跟著過去,給那幾個從市裏畜牧站下來檢查工作的敬了一碗酒——是真的一碗酒,裝在粗瓷碗裏的啤酒。
鄉下就是這樣粗獷的做派,就像這食堂的餐桌一樣,還是那種老式的原木圓桌,沒有靠背的凳子。
盛正回來,黃承忠也被旁邊桌上拉去喝了一碗酒,那是隔壁鎮過來取經的工商係統的人。
因為鎮裏所有的招待都是在食堂,所以這樣的事很常見,有時候客人多,他們這些鎮領導,雖然沒有參與接待,一餐飯下來,酒也得喝好記碗。
不過,在食堂就比在酒店更多了一份親近,客人吃的也是一樣的菜,鎮裏那些沒份參與接待的工作人員也沒意見。
黃承忠抹去嘴邊的啤酒沫,“他們還跟我抱怨,是嘉盛總是優先收購我們鎮裏的春筍,他們采下來的,總是要等到我們鎮裏不夠的時候才收,”
“嗬嗬,誰叫他們鎮裏沒出個一平這麼厲害的人物呢,再,這些年,五裏坳對他們的帶動又哪裏?”
盛正挺喜歡跟黃承忠話,原因很簡單,黃承忠現在,真算是一個純粹為了工作的人。
他完全不用在乎“油水”什麼的,你開玩笑呢嘛,他怎麼會看得上鎮裏人找他辦事時送的那三瓜兩棗——當然,一開始他就是不收的。
而且,和鎮裏其它的那些幹部不同,他並沒有在朝上爬的野心,很滿足現在的位子,同時,他也不是那些呆在副鎮長的位子上,上升無望的幹部,那些幹部,到了那樣的地步,哪還有心思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