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借勢(1 / 2)

一位客商,拉著行李箱,走進怡佳酒店大堂,“你們這路啥時候給修修,就坐了個把時的車,人顛得都快散架了,”

前台的妹子笑,“非常抱歉,新路正在勘測中,預計最快一年年後能通車,”

現在的這條路,確實不堪重負,擴建的提議,早就提上了日程。↖頂↖點↖↖,..

去縣城的路,同樣是順著河,現在是順著河的左麵,因為不少房屋集中建在路邊,拓寬的難度和成本太高,縣裏最後幹脆決定,在老路的對麵,河的右邊新起爐灶,另修一條

柏油路。

為了給滿足將來的發展需要,這條路,計劃修成雙向四車道,屆時修成後,應該是縣裏最寬的一條路。

現在的這七十多公裏的老路,全程需用時一個半時以上,新路通車後,預計能控製在一個時以內,將極大的提高人員往來和物流的效率。

“給我開間房,不要朝陽的那麵,”

“非常抱歉,我們現在已經客滿,隻能麻煩您去其它的賓館,您先喝杯水,”姑娘殷勤的給他遞上一杯冰水。

“客滿?哪這麼熱(ye)鬧?”這位一著急,露出了自己的口音,原來是自東北遠道而來。

“確實很抱歉,這兩來了很多媒體界的朋友,暫時沒有空房,不過您別擔心,鎮上其它的賓館,同樣幹淨衛生,而且您也不用擔心他們宰客,”

“媒體界,哦,是你們老板那事吧,”東北漢子笑,“網上的那些人,我看就是閑得慌,”

李誌雄那篇文章,帶來的最正麵,最直接的後果,就是鎮裏的怡佳快捷酒店,持續的爆滿,四麵八方的記者蜂擁而至,導致一些因為**過後,趕來談生意的客戶,不得不屈身於那些賓館。

麵對蜂擁而至的記者,最高興的是縣裏的趙書記,然而,這些大記者們,對縣裏的一些算盤,相當不感興趣,這樣一個偏遠地區的縣城,要不是因為一個人的緣故,他們才懶得踏足呢。

幾次三番熱情招待,周密安排之後,依然沒能等到一篇以縣裏為主角,稍微有些份量的宣傳文章麵世,縣裏和宣傳部門終於也沒有接二連三的拿自己熱臉,貼這些大記者冷臀部的興致,索性不再過問,你們想幹什麼幹什麼,反正宣傳五裏坳,也等於是宣傳縣裏,

不過,他們還是在五裏坳,派駐了一位宣傳部的幹事。

李誌雄的那篇報道,帶來的另一個後果,估計連他都猜不到。

鎮裏的那兩家賣化妝品的商店,這幾生意格外的火爆,還有那幾家發廊,這兩也有不少人排著隊在理發。

鎮上猛然多了那麼多拿著照相機和攝像機的記者,讓大家都覺得會有上電視或者報紙的機會,自然得稍稍注意一下儀表——真的,不是為了自己好看,而是為了鎮裏的形象。

隻不過,後來的這些記者,很少都能得到像李誌雄那樣的禮遇,再也不會有機會請進鎮政府的食堂,被鎮裏的大幹部環繞著款待。

這樣的媒體,隻來一家的時候,大家都覺得很難得,一下子來了這麼多家,大家頓時覺得這些大牌的媒體,也沒什麼出奇的,這其實也是市場規律。

盛正又一次帶著草帽騎著車沿街溜達。

較真起來的記者真不含糊,雖然他們重點的采訪對象,是工業園那邊,但街上的商戶,和鎮裏的老住戶,也是他采訪的對象。

嘉盛那邊沒什麼問題,雖然高誌毅和蔡磊依然都不接受采訪,但綜合大樓的一樓,已經對記者開放,那裏被設置成展示廳,工業園的建設過程,和現有的成就,以及未來的規劃,都以圖文並茂的方式展示出來,詳細的資料,包括一些視頻資料,準備了很多分,隨記者們自取。

看到那些很高興的接受記者采訪的商戶和居民,盛正心裏其實多少還是有點忐忑,嘉盛那邊有統一的口徑,自己這邊可沒有,他也不敢保證,鎮裏的所有人,都對政府的工作滿意,要是來上幾篇負麵報道,那不是給自己抹黑嗎?

“老黃,”回到鎮政府,他看到黃承忠剛好提著瓶水準備上樓,“等等,”

他用草帽呼啦呼啦的扇風,“這些記者的筆杆子可不簡單,你,這麼多記者,會不會有人無中生有,或者專門盯著我們一些不足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