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下一步計劃(1 / 2)

“馮,你還是不想接受專訪?”

“現在這個敏感的時候,還是算了吧,公關公司不也是這個意見嗎?”

雖然沒有類似上市時保持靜默那樣的要求嚴格,但對公司購並過程中信息的披露,美國相關機構同樣有非常嚴格的要求。

“在還沒有最後成功之前,我們最好還是保持低調,”

雖然進度看來喜人,雖然聘請的那些外部公司,對正在進行的審批,非常樂觀,作為領頭人的馮一平,卻始終不敢掉以輕心。

這會大肆宣傳,很有可能激發一些原本不關心硬幣之星的人和公司,喲,它原來是一家前景這麼好的公司?

搞不好就引出一個第三方來。

那樣可真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雖然在合並協議裏,關於交易的確定性,以及發生重大不利事件時的撤離方案,以貝克·邁肯思事務所為首的法律顧問,寫進去了不少對馮一平有利的條款。

比如,雙方都做出了nn-sliiain(不主動招攬)承諾,即任一方不得主動去招攬任何第三方,而達成不同於雙方合並交易的其他交易。

不主動招攬承諾是對交易確定性保障的重要保證。

但是,對於硬幣之星來,如果在最後批準前,出現了更高的報價,從硬幣之星董事會的fiduiaryduy(受托責任)角度來講,他們有義務與更高報價方締結交易。

“fiduiaryu”(受托責任出口)條款成為上市公司必須要的條款,硬幣之星在合並協議中,對受托責任出口進行了要求。

從nedr的角度看,受托責任出口的其他交易如果達成,他有權要求硬幣之星補償000萬美元的現金。

但是哪怕是補償個億美元,馮一平依然不會同意,因為這次收購,是自己一些列布局的開始,是關係到自己的設想能否成功的關鍵所在,他完全不能接受失敗的結果。

“邀請一些知名的媒體朋友過來的時候,我對他們做了一些承諾,”布坎南。

“跟他們解釋解釋,類似的采訪,以後再安排,這一次,我們就算是欠賬,”

“既然你不願意,從大局看,又可能影響到審批,那我尊重你的意見,至於那些記者,我來搞定,”

“謝謝,”

“不過馮,這次我不勉強,但是,等這次購並成功結束以後,你是不是可以去上一次脫口秀?”

“嗬嗬,”馮一平幹脆放下手上的工作,看著布坎南,“這才是你的目的吧,”

“是,這是我的目的,”布坎南也不避諱,“你不是一向堅持和提倡,整合所有能整合的資源,來為公司服務嗎?我認為,在宣傳公司這個問題上,你就是最優質的資源,”

原本他也不用這麼費勁,但誰叫他老板是中國人呢?

在他還未成名以前,他倒是到處演講,從常春藤高校,到企業家俱樂部,再到一些行業協會,甚至還有一些公司。

但等他在在美國的聲望日隆之後,年紀輕輕的馮一平,和布坎南了解的其它中國人一樣,越是成功,名氣越大,越不喜歡在公眾麵前露麵。

可這是在美國。

美國是一個推崇個人主義,崇拜英雄的國度,這麼好的條件,為什麼不利用?

“好吧,我答應你,不過布坎南,以後類似的事,你直接跟我就可以,你的意見,我還是能聽得進去,”

“好的,我也一定改正,”布坎南答應得很爽快。

但他自己清楚,這樣的習慣,應該很難改變。

之前作為大人物的幕僚,布坎南讓人接受自己的意見,一向比較委婉,追求的就是類似潤物細無聲的效果,當麵直,這不是他行事的風格。

“你忙,我去聯係那些欄目組,”

“等等,別急,”馮一平心的把門關緊,“現在,後續的工作也到了展開的時候,”他壓低聲音,“你原來接觸過麥當勞的高層嗎?”

“麥當勞?”布坎南想了一下,“還真巧,去年底臨危受命的老吉姆,我們以前打過不止一次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