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章 任其自流(秋之神光8)(1 / 2)

演員選角要能參與意見這事,是馮一平之前特意交代的,年前跟那麼多公司洽談的時候,並沒有這一條,是因為他有印象的那些影視劇,在角色的選擇上,都還過得去。

至少不會把黃渤的角色,設定得風度扁扁,也不會把蔣欣的角色,設定得弱質芊芊。

但是港台,還真不一定,比如灣灣那邊美豔得讓你覺得不是眼睛出了問題,就是電視機出了問題的“西門大媽,”。

至於香港這邊,他更看不慣。

作為一個電影愛好者,作為一個曾經的迷弟,馮一平有一陣子,非常喜歡香港的一些明星,比如周潤發,那一笑的魅力;比如梁朝偉,那一眼的電流;比如李嘉欣,那一臉的清純;比如邱淑貞,那一身的性感……。

有一段時間,他就和後來的那些無腦粉一樣,也是隻要他喜歡的那些明星的電影,一部都不會放過,雖然其中一些也免不了讓他失望,但這依然不能改變他對那些明星的印象和喜愛。

但是到後來,他終於能客觀的評價一部電影的時候,一些現象,讓他對曾經喜愛的香港電影敬而遠之。

導致這樣結果的原因,一個原因,是因為後來的香港電影,都像春晚的那些語言類節目一樣,都要生硬的拔高,不管是什麼內容,最後都要朝人文關懷、普世價值上扯,比後來強行植入廣告的行為還要可惡。

另一部分原因,則是以前沒感覺,後來感覺越來越明顯的那種麵對內地同胞時,一些電影人骨子深處的那種優越感。

話到現在,香港電影人,在內地麵前,真沒有什麼好優越的地方,0年,內地自拍片的票房收入,是11億,而去年香港的總票房,不過.6億。

很明顯,華語電影的出路,隻能是在內地。

就像後來的好萊塢,為了內地巨大的市場,也啟用了一些內地演員一樣,現在香港和內地,也做了一些合拍片的項目。

就像在上個世紀的好萊塢,華裔演員隻能出演一些固定的反麵角色,就像上個世紀末,香港去好萊塢闖蕩的演員,隻能演打手一樣,在這些以內地市場為主的合拍片裏,內地的明星,不管演技如何,都隻能跑龍套,比如去年《無間道》裏的陳道明,他演的角色,那是什麼玩意?

還有後來《寶貝計劃》裏的陳寶國,演的是一個有些瘋癲變態的卻色,《大搜查》裏張國立的角色,好一,但也好不到哪裏去……。

就是在10年以後,馮一平看了幾眼的香港電影裏,別妓女了,隻要是女三,那麼她必然來自內地……,你就改變一下她的背景,不秀一把優越,能死嗎?

還有被好多資靜靜樂道的《誌明與春嬌》係列,馮一平看了一部,結果隻看出了香港電影人那種不可自拔的優越感。

內地高收入的職業女性、成功男士,就是無來由的對兩個北上來討生活,不是太年輕,又不是太帥太漂亮的普通香港男女,投入的愛得不可自拔……,但最後的結局,是連做備胎的資格都沒有。

憑啥咧?憑啥感覺那麼好?就因為你是香港人?

同樣,他們帶著內地的女孩子在咖啡廳聊天,同樣不顧他人感受,隻粵語,還讓那北方的女孩子猜,猜錯後他們笑的那個優越……。

有什麼好優越的?從人數上看,內地粵語的不是更多!

我們得承認,在上世紀合拍剛啟動的時候,內地明星的演技,和香港一線明星相比,實力確實差了些,比如,在《紅色戀人》裏,內地明星的表演,和張國榮確實差著好大一截。

但也並不全是如此,電影版《半生緣》裏,葛大爺的表演,絕對秒殺跟他對戲的那些港台明星。

既然內地明星的演技不差,那麼我出錢,跟你合拍一部主要在內地上映的電影,為什麼不能讓內地的一些明星挑大梁?

應該,香港後來那些鼓吹本地人優先,蔑視大陸同胞的那些人裏,演藝圈的知名人士不少,不是沒有根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