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麼國家大事,能為公司發展航空公司提供助力?這個36條,隻不過是看似打開了一道門而已,顯然算不上,你總不好隻拿著這份文件,就能到處要來支持吧!
那麼,難道是農曆年後就將召開的兩會?也不是啊,劉董隻不過是省政協的代表,國家的兩會都參加不了。
今年又不是換屆年,兩會後也不可能有什麼大的變化,再說,就是換屆年,那又如何?那麼頂層的圈子,跟劉董有什麼關係?
“大事啊,這樣的大事,國家這麼多年的夢想,你們都沒有想到?”劉繼忠又說。
這一下,終於有人把眼光放遠了一點,“劉董,你是說08年的奧運會?”
“這才對嘛,”劉繼忠誇了那位一句,但怎麼看都是在誇自己,“就是要這樣,眼界要寬一點,眼光要放遠一點,”
08年的奧運會和航空公司?很多人總算咂摸出了點味道來。
“承辦奧運會,是我們國家和民族實現偉大複興的象征,”劉繼忠照搬了新聞聯播上的說法,“全國各地,也在想辦法搭上這個難得的機會,”
他這個分析,是在理的。
對普通的老百姓來說,奧運會可能隻是一個盛大的、可能一輩子才在家門口遇上一回的狂歡節,
但對其它很多個人和團體來說,就完全不是這麼簡單。
對政治家來說,奧運會是機會,更是挑戰;對經濟學家來說,奧運會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節點,也將對亞洲和世界經濟產生影響;對企業家來說,奧運會是世界品牌打入中國和中國品牌走向世界的一個機遇……。
最後這一條,看起來跟企業界很近,實際上,跟劉繼忠和他現在的東成,完全不會有任何關係。
東成現在哪裏有資格和實力,通過奧運會宣傳自己的品牌?
經過好長一段時間的冥思苦想,他得出結論,隻能在前幾個影響裏找機會。
雖然他們省並不舉辦任何一個奧運項目,跟奧運會,並沒有什麼直接關聯,但我們國家,在這樣的大事上,向來是全國一盤棋,連現在的口號,也是“人人都是東道主,全民支持辦奧運”,大麵上說起來,奧運這事,跟任何人都有關係。
頭頭是道的分析了一大番之後,劉繼忠說出了另外一個大的有利條件,“航空業,已經不再是傳統意義上單純運送旅客和貨物的交通方式,它已成為帶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驅動力,”
“而一個地區航空業的發展,也能直觀的反映出一個地區經濟發展的狀況,目前我們國家,有三個國家級的航空樞紐,除首都之外,在東、南,各有一個,但在內陸,包括西部,目前並沒有國家級的航空樞紐,”
“我們也都知道,奧運會的舉辦,對旅遊業的促進和推動作用,而因為時間的關係,尤其對那些國外的遊客來說,航空出行,是他們最理想的選擇,”
“所以大家說說,如果借奧運會的東風,借這個36條提供的機會,我們希望成立民營航空公司,助力我們省成為中西部的航空樞紐,並幫助省城成為第四個國家級的航空樞紐,國內航空的第四城,你們說,市裏和省裏,會不會支持我們的嚐試?會不會在相關的審批上給我們提供幫助?”
他忍不住又站了起來,雙手握拳撐在桌上,眼光熱切的掃過在座一個又一個的心腹。
這一次,沒有任何遲疑,所有人,包括他大哥劉繼善在內,都對他的分析,給予了熱烈的掌聲。
劉繼忠的這一番分析,從國家層麵到地方,從奧運倒航空,還真是句句都在點子上。
在座的人也都清楚,就像他們一直想著超越省內的其它房產公司,成為省內房地產業的龍頭一樣,省裏和市裏,也始終在找機會,盡力在一些方麵,成為全國的領頭羊。
一些領導在這方麵的期望,比他們這些商人對業績的期望,還要高的多得多。
而發展航空業,自然是一個很好的方向。
他們現在就能想到,相關領導對他們的提議,絕對會一拍即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