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東地處大秦疆域的東北方,以燕山為界,燕山以東地區都屬於遼東疆域,遼東下轄四州之地,而幽州居於其中,遼東府城遼平府便坐落於幽州境內。
幽州西北麵,便是夷蠻人遊牧的大漠草原,而東邊則是與高麗國接壤,以棒子山為界。
棒子山連綿起伏,群峰繚繞,在秦國之前,棒子山實際上都是控製在高麗人的手中,也正因如此,高麗人憑借著棒子山的優勢,但凡有機會,便會衝過棒子山,進入遼東地區大肆劫掠,而遼東道甚至一度在高麗人的統治之下。
高麗人控製遼東,一直視遼東人與牲畜同等,燒殺搶掠,殘酷無比,而遼東人也因此與高麗人素有深仇大恨,水火不容。
大秦南征北戰之時,在中原局勢大局已定的情況下,派出赤煉電率領數萬精兵收複遼東,而赤煉電用了不到兩年時間,將遼東地區係數收回,而且一直打過棒子山,進入高麗境內,隻是後勤補給線太長,無法持續供應,恰好高麗乞降,向大秦俯首稱臣,赤煉電這才率軍回到遼東。
雖然退出遼東境內,但是赤煉電卻留軍駐守棒子山,也正因如此,遼東與高麗一直以來的攻守之勢頓時反轉。
曾經都是高麗人憑借棒子山,伺機進入遼東燒殺劫掠,可是赤煉電控製住棒子山之後,東邊一馬平川,赤煉電幾乎自此之後,幾乎每年都會派出兵馬在高麗境內大肆劫掠一番,一來是破壞高麗的生產,讓其在劫掠之中難以休養生息,二來也是為了以此訓練遼東騎兵。
赤煉電的遼東軍,駐守邊境,防止高麗和夷蠻兩股外寇的侵擾,夷蠻人素來喜歡內鬥,雖然時有擾邊,但是連吃敗仗,對遼東的威脅大大減少,而赤煉電知道夷蠻難成氣候,所以主要的防守方向,便是高麗。
赤煉電收複遼東,震懾高麗,名動下,而遼東軍亦是與西北風寒笑麾下的西北軍並稱為大秦兩大邊軍。
對於遼東人來,赤煉電不但解救他們於水火之中,而且赤煉電在遼東實行了寬厚政策,遼東得以休養生息,而遼東百姓更是對赤煉電頂禮膜拜,赤煉電在遼東的地位,無可替代。
防守邊關,遼東始終保持著一支數量龐大的軍隊,而遼東的馬場,為遼東組建騎兵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最近遼東軍開始向燕山一帶集結,赤煉電軍令所下,遼東百姓倒是十分的擁護,許多勞力被征調用來運送糧草,除了棒子山留守一部分軍力之外,遼東軍的各支兵馬,都向燕山集結。
遼東熱火朝,而幽州遼平府城的總督府,卻是一片安靜。
每日裏從總督府發出的命令,如同雪片一般,此番向燕山集結,遼東官員和將領都知道目標定然是河西,不少官員心下大是吃驚,暗想赤煉電此舉,無疑是舉旗造反,雖然當今下,各路反叛勢力多如牛毛,但是一直以來,赤煉電給人的感覺都是對大秦忠心耿耿,這次軍令一發,許多人心下都大為驚訝。
隻是赤煉電在遼東素來是唯我獨尊,他做出來的決策,自然沒有任何人敢反對,從總督府發出的軍令,都是有條不紊地嚴格執行下去。
許多將領心下都是疑惑,暗想出兵河西如此重大的軍事策略,赤煉電竟然沒有召開一次軍事會議,當真是不可想象。
更有少數將領心裏在狐疑,最近一段時間,遼東軍內變故頻發,近百名大將領紛紛落馬,遼東三騎的高中層將領幾乎是來了一次大換血,不少人被以各種罪名拘押下獄,有一部分將領本待起兵反叛,但是還沒旗子還沒有舉起來,就被赤備突騎以迅雷不及眼耳之勢撲滅,極少數的將領知道大事不妙,丟下軍隊逃逸。
軍方的震蕩,大家都是看在眼裏,可是每一道命令,都有赤煉電簽蓋的總督大印,在遼東大地之上,敢於反對赤煉電的人物屈指可數,正因如此,遼東各路兵馬隻能十分詭異地向燕山集結。
遼東總督府看起來十分普通,比起大多數總督府,甚至可以十分寒酸,門外沒有一般總督府的大氣豪闊,但卻顯得異常的威嚴。
在總督府正門外,架了一隻鼓,城內的人都知道,這鼓叫做鳴冤鼓,是赤煉電多年前便設立,但凡有冤情,無論是何出身,無論貴賤,也無論是多大的冤情,都可以前來擊鼓鳴冤,隻要赤煉電坐鎮府內,必然會親自處理。
隻是這鳴冤鼓已經許久沒有人敲響,鼓麵上蒙上了一層厚厚的灰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