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主傳線(1 / 3)

幽燕篇:

袁否為了趙雲,順著胡人和趙雲留下的蹤跡一路追蹤,最終追到了長城豁口。

在長城豁口,袁否一行終於追上趙雲,也親眼見證了趙雲的驍勇,趙雲憑借單人獨騎,一杆銀槍加一把普通長弓,屠盡小種鮮卑派來寇關的先頭部隊。

然而,小種鮮卑的後續人馬很快到來,趙雲因為不願丟棄族人,陷入到苦戰。

危機時刻,袁否一行十數騎趕到,甘寧、太史慈、馬忠、張郃以及十餘精銳戰騎的加入,終於塞住豁口,將胡人擋在了長城外。

然而,到了晚上,關外火光接地連天而來,鮮卑人的大隊人馬到了。

張郃看清楚鮮卑人的陣勢之後,向袁否說了一種可怕的猜測:因為塞北發生了五十年甚至一百年不遇的白災,導致牧草完全被冰雪覆蓋,牲畜因為饑餓大量死亡,盤踞塞北的鮮卑人爆發了大規模的饑荒,並且因此出現部族仇殺。

出現在豁口外的這個鮮卑部落明顯是戰敗者。

但既便是戰敗者,也仍有超過十萬人口以及兩萬披甲壯丁。

如果任由這十幾萬鮮卑人竄入幽州乃至冀州,將給河北大地帶來空前慘重的災難。

此時,袁否麵臨空前艱難的生死抉擇,他可以選擇逃跑,憑借馬力以及太史慈、甘寧、張郃等猛將的保護,保住小命絕沒有問題,但是,拷問本心。袁否自問做不到這點。他絕不能眼睜睜的看著河北大地沉淪在胡人的鐵蹄之下。

如果袁否真這麼做了。這一輩子都將活在愧疚的陰影中。

在眾將以及趙雲的關注下,袁否做出了最為艱難的抉擇:死守!

袁否糾集了附近幾個村鎮的一百多鄉勇,外加聞訊趕到的五十多長城守軍,然後就是趙雲、甘寧、太史慈、張郃以及十餘精銳戰騎,這些便是袁否的全部兵力,然而,袁否硬是憑借這一百多甲兵守了豁口三天,給鮮卑人造成了慘重的傷亡。

三天之後。關外鮮卑人開始宰殺戰馬,已經到了最後關頭。

鮮卑人搜集所有能夠燃燒的草料木柴,在關外放了場大火。

滔天大火之中,鮮卑人再次開始集結,這次卻是一反常態的沉默。

困獸猶鬥,是最為可怕的,盡管馬忠已經回去求援,但袁否知道,紀靈大軍至少還需要半個月才有可能趕到長城豁口。

鮮卑人困獸猶鬥,援軍遲遲不至。局麵已危如累卵。

生死關頭,袁否又做了個極其瘋狂的決定。一邊命令太史慈在關內也燃起滔天大火,以為疑兵,一邊卻又命令張郃打開城門,袁否竟試圖以他的三寸不爛之舌,說服關外早已經餓急了眼,也殺紅了眼的鮮卑人!

冰雪之夜,北風凜冽似刀。

袁否隻身出塞,火光中,他瘦削的身影卻顯得如此之巍峨。

長城之上,無論是甘寧、張郃、太史慈還是暫時身為客將的趙雲,都向袁否的背影投去了欽佩的目光,為了河北不致生靈塗炭,為了幽燕數百萬黎庶,袁否竟置個人生死於不顧,隻身深入敵營,何謂大仁義?這便是大仁義!

袁否被帶到了鮮卑單於步度根麵前,步度根因為與侄子騫曼爭位失利,再加上塞北遭遇百年一遇的白災,不得已隻能舉族寇關,試圖從關內找尋一條活路,然而,他卻萬萬沒有想到,竟會在小小的豁口遭到如此頑強的抵抗。

步度根架起了大火,揚言要將袁否活烤、分食。

袁否自然不為所動,刀斧加身而絲毫不形於色。

談判展開,袁否給出條件:他可以給鮮卑人一條活路,所有女人、孩子可以進關,並由漢軍提供糧食,幫助他們度過這個嚴酷的冬天,作為回報,步度根必須率領所有壯丁,追隨袁否討伐公孫瓚,袁否更揚言,援軍旦夕即至。

步度根權衡再三,認為強攻豁口勝算不大,他也是讓趙雲等幾員猛將給殺得怕了,而且既便勉強拿下了豁口,族中的壯丁隻怕也是所剩無幾,而關內的漢軍卻隨時可能趕到,屆時他的族人隻能是死路一條。

留在塞北是死路一條,強攻也是死路一條。

看起來,似乎隻有答應合作才有活命希望。

但步度根仍有些擔心,擔心袁否人微言輕,不足以托付大事。

袁否這才亮明了身份,步度根終於放下心,答應袁否的條件。

袁否放鮮卑婦孺進關,這時候,護烏桓校尉、素有塞北之王之稱的閻柔率兩千烏桓騎兵趕到豁口,原以為會有一場惡戰,卻沒想到看到的卻是一副漢胡和睦相處的和諧畫麵,閻柔對袁否的才能和膽識深深的拜服。

然而,盡管收服了鮮卑步度根所部,但局麵仍不穩定。

如果糧食接濟不上,步度根所部隨時都可能降而複叛。

為了解決糧食危機,袁否星夜兼程南下中山郡,找到中山巨商張世平、蘇雙,以將來遼東郡往中原販糧、販馬的壟斷權為籌碼,向兩大巨商借糧,張世平、蘇雙是商人,更是極具眼力的風險商人,當年他們就看出劉備具有大誌向,便做了一個小小的順水人情,但是這一次卻不是小人情,而是足以傾家蕩產的風險大投資。

袁否留在張世平莊上,與兩人長談了三天三夜。

在與袁否的交談之中,張世平、蘇雙欣喜的發現,袁否並無重農抑商的觀念,相反,袁否甚至更重視工商業發展!發現這一點之後,張世平、蘇雙做了一個瘋狂的決定,對賭,兩人決心傾盡所有襄助袁否,因為將來若袁否君臨天下,華夏大地就將來商人的黃金時代!

糧食危機解除之後。鮮卑人的人心終於穩定下來。閻柔也通過這說服鮮卑人以及擺平中山巨商這兩件事。看出袁否是個真正能夠成就大事者,於是傾盡全力的襄助袁否,在閻柔的幫助之下,再加上糧食的誘惑,聚居代郡、上穀一帶的烏桓、匈奴迅速集結起來,袁否迅速組建起了一支總兵力超過五萬的步騎大軍!

憑借這五萬步騎大軍,袁否輕鬆擊潰了東出增援公孫瓚的黑山賊,然後出關。繞道遼西夾擊易京。

因為袁否的穿越而來,曆史的軌跡發生了改變。

不等公孫瓚經營好易京的防線,袁紹、袁否叔侄的大軍便已兵臨城下,這是公元一九八年年初的事情,比曆史上提前了將近一年。

由於袁否趕走了劉備,徐州之戰的軌跡也出現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在袁紹擊滅公孫瓚的同時,曹操也擊敗了呂布,並且,由於沒有劉備的落井下石,曹操接受了呂布的投降。呂布的部曲盡歸曹操。

幾乎是在同時,孫策也討滅了山越諸部。平定了南方。

平定了公孫瓚,袁紹答應袁否的兩件事,隻兌現了一件。

袁紹親自主婚,讓袁否同時迎娶了小喬和甄宓,兩人為平妻。

但是另一件事,即封袁否為幽州刺史這一件事,卻遲遲沒有兌現。

因為袁紹第一次對袁否生出了猜忌之心,袁否在幾乎沒有任何幫助的前提下,僅憑一己之力就糾集了五萬胡騎,更在審配為難之下,獨力解決了糧食危機,這樣的能力,讓袁紹第一次感覺到,這個侄子,若任由他成長下去,真能危脅到他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