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雲瀾訂婚(1 / 2)

安瀾文化廣場位於安瀾河的南岸,它的東麵是建設中的體育場和俱樂部,南邊是建設中的圖書館、大禮堂。

廣場西邊是臨時用竹筋混凝土搭建起來的幾排三層樓。這幾排樓房就是安瀾城行政區的所在。像禮部、兵部、工部、戶部等機關部門已經分別占據了其中一幢樓。林德嘉的基建工程團因為任務性質的重要性,也占據了其中的一幢。

上午,在禮部的一間大房間內,白寶湘、毛辟、雲瀾,還有黃式三、繆步瀛、黃以周、胡夤等人一同圍坐在會議桌前,每人手裏一本新鮮油印出來的《華夏儀禮.士婚禮》初稿。

《華夏儀禮.士婚禮》畢竟是禮部政研室的一幫現代人杜撰出的,能不能被這個時代的士紳商民接受、遵循,誰也沒底,白寶湘特地請來黃式三、繆步瀛等人,想聽聽他們的意見。

《華夏儀禮.士婚禮》主要是以先秦時期的《儀禮.士昏禮》為藍本,參照《朱子家禮》進行了一番加工修改。主要是刪繁就簡,盡量使繁縟的儀式、程式能符合工業時代的生活節奏與心理習慣。

任雪峰向大家解釋,周製婚禮,承啟上古至夏商,集成於禮樂開國的西周,發揚於君子風範的春秋戰國,穩定於華夏諸族最終形成漢民族的時候,在漫漫三千年裏始終為華夏婚禮之藍本。所以,我《華夏儀禮》主要以周禮為參照對象。

先秦時期的婚禮還叫做昏禮。沒有奢侈的聘禮,沒有鋪張的排場,也沒有喧鬧的筵席。昏禮重的是夫婦之義與結發之恩,並不認為這是一件可以喧鬧嘈雜的事。那時候的昏禮簡樸幹淨,沒有後世繁縟的挑蓋頭、鬧洞房這類繁雜的玩意兒,夫妻“共牢而食,合巹而酳”,而後攜手入洞房。次日拜見舅姑,三月後告見家廟,從此,新婦正式融入夫家家族。

商周時期的昏服也不是現在的大紅一片,而是端莊的玄色禮服(玄色,黑中揚紅的顏色,按照五行思想,是像征著的、最神聖的色彩)。整個儀式寧靜安詳,但安靜細致的儀式中有一種震撼人心的力量。黃昏中開始的那個安靜優美的儀式,映照出一個久違的文明氣息——那是純正、優美而偉大的華夏文明,直指人心。

黃式三、繆步瀛等人聽了連連點頭,讚同婚禮應該恢複先秦時期的莊嚴甚至是神聖,絕少鬧樂與昵戲的成分。

政研室搞的《儀禮.士婚禮》,把整個婚禮過程分成議婚、訂婚、登記、結婚,四個環節。

“按照《朱子家禮》,我們把‘議婚’列為第一個環節。”

任雪峰抬頭解釋道,在工業化時代,機器大生產將是成百上千人一起共同勞動,女性也將進入到社會大生產之中。這樣將大大增加男女相互接觸認識的幾率。但不敢怎樣,男女雙方有了好感,必須通過媒人,征求雙方父母親的同意之後,才能進入到第二個環節,“訂婚”。

“這裏我們進行了很大改變,把納采、納幣的程序納入到訂婚環節之中,這樣更加合乎工業時代的生活節奏。”

任雪峰解釋,縱觀《儀禮》,古人一向是重禮儀輕財物,物質隻是作為行禮的媒介,表達感情而已。所以,《華夏儀禮》遵循先賢的本意,本著敬慎重正,簡樸無華,重視孝道的原則,訂婚時,納采隻需要以雁為贄,納幣隻需送上兩張鹿皮和一束帛。結婚時,奠雁禮也隻是一隻大雁為贄。

先秦時期,士大夫階層所執的見麵禮,即稱“贄”或“摯”。漢時,幣即是鹿皮。

“第三個環節就是登記。夫妻需要在迎娶的前幾,兩人同時到政府民政機關辦理登記手續,獲得政府頒發的結婚證書。”

“這不合禮法!”黃式三等人相當驚訝,明清理學盛行,士紳家庭的女子全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

“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這不是工業社會的做派。工業社會需求大量的女性勞動力進入到社會化大生產的各個環節。”

到這裏,任雪峰微微一笑,“‘三書’是過去保障婚姻的有效文書,現在朝廷就承認一書。隻有去政府機構登記,獲得結婚證書,才是朝廷認可的合法婚姻。沒有登記的隻能當做事實婚姻。”

黃式三等人立即追問,如果不去登記,那將會有什麼後果。

“沒有登記的婚姻,隻能作為事實婚姻,享受不到法律的全麵保護。”

任雪峰解釋道,華夏政府將建設成一個全能型的政府,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政府一樣樣都需要關心。所以百姓戶籍登記必須十分精準,有任何變動都必須到戶籍所在地的政府機關報告,結婚需要登記,生子必須登記,去世則需要去注銷登記。

“第四個環節就是結婚。新郎帶著迎書,迎娶新娘過門,‘醛子禮’與‘奠雁禮’包含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