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到他們姊妹手上的就更少了,他們這個慷慨的嬸子分給他們的產業,多到他們自己都害怕,簡直惶恐,尤其是他們分得的產業跟他們叔叔的幾個子女的一般多,這還有什麼可說的,舔唄。
陸仁炳對子女,侄子侄女都是一個德行,不冷不熱,嚴厲居多。這種做派,反而倒是真的有種封建大家長的樣子。
這些兔崽子們怎麼發展,他都不關心,隻要不走邪路,哪怕他們都賠的掉褲子,陸仁炳也能給他們兜底,那還關心什麼。分給他們的那點財產,在普通人看來已經是個天文數字,對於陸仁炳來說,連個零頭都不是。
幾個孩子們也不是傻的,都知道老頭子手裏還有數量不明的產業,所以分了家之後,誰也不敢炸刺,都是規規矩矩的孝敬父母。雖然人家並不需要他們孝敬。
梅如花喜歡的熙熙攘攘,在陸仁炳看來隻有聒噪。孩子這種生物隻有三歲之前,才能稱為可愛,再大一點就都是小怪物,陸仁炳表示不喜歡,越長大越不可愛。
同陸仁炳一樣,阮玲玉對於孩子的事情也不怎麼上心,她有兩個兒子,兩個女兒,結果都是等孩子長到三四歲以後,就全都扔給梅如花了。結果孩子們對梅如花這個嫡母親昵有加,對於阮玲玉這個親媽反倒是客客氣氣的。
阮女士也不在乎,倒不是她冷心冷情,也隻是不耐煩帶孩子。她總是喜歡沉浸於她的新職業編劇。可惜的是,阮女士在編劇事業上的成就遠遠達不到她做演員的高度。
作為演員的阮女士是名列華夏電影史的人物,還獲得了終身成就獎,可是作為編劇的阮女士,除了當初參與改變梅如花女士的作品那段時間,後來自己開始編劇之後,真是接連的撲街。
要不是她男人自己家有電影公司,有覆蓋全世界的院線公司、發行網絡,她老人家編寫的劇本大概率就隻能趴在哪個角落裏吃灰了。
可惜阮女士人菜而不自知,寫到老仆到老,已經成了個資深撲街編劇了。
陸仁炳對這些都不關心,他隻能是關注著旁邊那棟奇怪的嘉嘉樓公寓。那裏三天兩頭出亂子,今天鬧鬼,明天鬧僵屍的,要不就是三天兩頭出人命案子。
最後大腿美女驅魔師竟然跟那個姓況的僵屍談起了戀愛,神識敏銳的陸仁炳對那棟樓裏發生的事情一清二楚,他都不清楚要不要救那些即將死去的人。因為陸仁炳能看到他們的靈魂上都標記著某種特殊的印記,這種印記帶著輪回烙印。
跡象顯示他們每個人都已經輪回了數萬年,仿佛從遠古時代他們就開始了這種輪回。就像是一幫演員,亙古不變的再演不同的劇情,這些演員每一世都會有不同的身份,但是總會因為某種原因會糾葛在一起。
光是陸仁炳在這裏住的幾年,嘉嘉樓裏的那些人已經換了兩三撥身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