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長春和陳寶華聯名舉辦的收徒儀式就在鄒氏正骨醫院舉行,新蓋起來的鄒氏正骨醫院裏麵有一大一兩個會議室,大會議室可同時容納數百人,會議室也能容納百餘人。
這次的收徒儀式雖然很隆重,但其實參加的人到不是很多,因而隻是在會議室裏進行。
參加儀式的人除了鄒長春原本的十幾個徒弟,還有醫院裏的一些高層管理人員及各科室的主任外,就全是東南各省內著名的中醫界同仁了。
華夏的中醫受到西醫的嚴重衝擊,雖然現在越發的勢微,但是凝聚力卻要比原本閉關鎖國時強出了許多,像鄒長春這種大師級的人物不論有什麼大事情,隻要打聲招呼,保證從者雲集,很少有人會不給麵子。更何況還有一位寶華堂的方劑大師陳寶華聯名收徒,這些人就更加不會錯過。甚至還有幾位和陳寶華走得較近的京城中醫界的人物,也專程坐著飛機飛抵沙門,來參加這個儀式。
其實這些人一來是給陳向南和鄒長春麵子,二來也十分好奇,不知道這個江少遊到底是何方神聖,居然能勞煩陳寶華和鄒長春兩人聯名收徒!
要知道,中醫和西醫不同,如果西醫是流水線成批生產製造出來的,那麼一名合格的中醫就是手工作坊精雕細琢出來的了。
一名西醫老師可以同時教很多名學生,一名學生也可以同時有很多老師。但是真正的中醫卻不同,真正傳統的中醫往往都是一個師父教一個徒弟,一帶就是幾年、十幾年,經過精心的栽培才能夠正式出徒。
雖然現在中醫學院同樣可以批量的製造中醫人材出來,不過像這種方式教出來的中醫卻並不被那些真正傳承的中醫流派所承認,在他們眼裏,中醫學院裏出來的中醫最多隻能被稱之為醫匠,他們甚至連診斷方式、開方的流程都已經被教條化了,這還能算是真正的中醫嗎?
無論是陳寶華還是鄒長春顯然都是傳統中醫流派的代表人物,象他們這種大師級的人物能收一個人為徒,那已經是極其幸運的了,和別人共為一徒之師,這是很難讓人想象的。
而他們今居然要聯名收一個人為徒,那這個人得是什麼縱之材,才能讓他們甘心打破這個傳統的規矩呢?
收徒儀式簡單而又隆重,鄒長春和陳寶華商了一下,覺得現在時代已經不同了,雖然一些老的傳統還要保留,但一些陳舊的禮節就不必再拘泥了,因此也沒讓江少遊按規矩給他們磕頭跪拜,而是簡單地給每人雙手敬上一碗茶,親口叫一聲“師父請喝茶。”這個拜師禮就算是完成了。
原本許正業等這些鄒長春原來的徒弟對江少遊就很看不慣,這時候見師父在收他為徒時竟然特地把老規矩都給改了,就更加各個心裏不是滋味。要知道中醫傳承最講究規矩禮儀,他們當初進門的時候,哪一個不是經過三叩九拜,才成為鄒長春的徒弟的,怎麼到了江少遊這裏,就要與時俱進了呢?
拜師禮完成之後,鄒長春就正式聲明,準備要把江少遊立為衣缽傳人。而這個所謂的衣缽傳人,也就意味著等到他鄒長春將來正式退體後,就將由江少遊來接替鄒氏正骨醫院的院長一職,並且對外也代表著鄒氏正骨這一脈的正統傳承。
換句話,以後也隻有江少遊教出來的徒弟,才能算是鄒氏正骨的正式傳人,像許正業他們,教出來的徒弟再怎麼出色,也隻能算是鄒氏正骨的旁支,對外不得打著鄒氏正骨的旗號和名頭行事。
打個比方,如果許正業那個寶貝兒子要是在外麵開家診所的話,就絕對不能在牌匾上寫出“鄒氏正骨”這幾個字,否則就屬於是侵權的行為,用傳統的法就是以旁壓正、欺師滅祖!
鄒長春這一聲明,再次引起了在場那些觀禮的賓客們的一片嘩然。
中醫流派的衣缽傳承那可是了不得的大事,就算鄒長春再怎麼看好這個新收的徒弟,一般來也必須得經過一段時間的教導,待其醫術大成,至少也能獨當一麵的時候,才能把衣缽傳下去,否則萬一所托非人,那豈不是把他們祖宗傳下來的招牌都給毀了嗎?
隻是這些觀禮的賓客畢竟都是外人,雖然心頭震驚,不解鄒長春為何如此忙碌和莽撞地就把衣缽傳下去,卻也不好在這種場合下進行阻攔或者是質詢。
但是鄒長春的那十幾個徒弟卻是再也沉不住氣了,當下就有一個三十多歲的高瘦男子站了出來,氣憤得滿臉通紅地:“師父,我覺得您這樣將鄒氏正骨的重擔壓在師弟的肩上,似乎有些欠考慮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