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的時候,家裏遭了災,我就被賣了,七歲那年,輾轉不知道賣了多少人家,後來,被賣進宮裏做雜役,從進了宮,我這運氣就好了,淨遇到好人,從苦役局到浣衣局,後來又到了衣帽局,學會了認字,讀了不少書,到先皇後進宮的時候,我又到禦用司,到太子出生的時候,就調到太子身邊,做了名教引嬤嬤,唉!”
薑嬤嬤長長的、傷痛的歎了口氣,“那場禍亂中,我僥幸活了條命,後來,皇上放三十以上的老宮人出宮,我就出來了,也沒地方去,就挑了梁王府,原以為從此就在這梁王府終老一生,沒想到又有機緣跟了姑娘。”
隨著薑嬤嬤的自我介紹,李兮看向她的目光,由平視而仰視,最後簡直就是五體投地、仰而彌高了。
從苦役局到禦用司,從不識字到能夠做太子的教引嬤嬤,這是多麼大的跨度!這中間得付出多少努力?這位薑嬤嬤,是位極其聰明、極其有毅力,運氣也相當好的人!
“也不上來為什麼,我看到姑娘頭一眼,就覺得和姑娘投緣,總覺得在梁王府這十幾年,就是為了等姑娘到來一樣!”
薑嬤嬤有幾分自嘲的笑起來,“不瞞姑娘,這十幾年裏,我不知道想過多少回,當年太子死的時候,先皇後死的時候,我為什麼竟然活下來了?我怎麼能因為一句……現在,我就覺得。我活著,也許就是為了侍候姑娘。”
李兮看著薑嬤嬤,心裏驚訝不已。怪不得能從苦役局一路做上去,幾乎做到一個宮女的頂點,瞧人家這話的,讓人不能不感動。
“姑娘剛才那話,也許不是空穴來風,昨兒個,二爺半夜才回來。聽是去了華府。”薑嬤嬤壓低聲音道。
李兮嚇了一跳,“你怎麼知道?”
“槐米她二舅家三子,在馬房當差。昨二爺回來的晚,馬房直忙到亮,也是巧了,一早上我去廚房還上回那匣子紫銀花餅用的匣子。正巧碰到青川。正好聽到青川和宋大鐺頭,華府的點心越做越好吃。”
薑嬤嬤看著李兮,話裏透著股不出的意味接著道:“我就留了心,連姑娘都過,宋大鐺頭做的點心不比華府的點心差,他覺得好吃,肯定是餓極了的時候吃的。青川就笑了,可不是。餓了大半,原本打算回來好好吃一頓。結果到半夜隻吃了幾碟子點心,就覺得那點心好吃得很。”
李兮聽的明明白白:從馬房知道陸離半夜才回來,從青川那裏知道他餓了大半,直到半夜隻吃了幾碟子華府的點心,華府可不是陸家園子,點心不會賣到外頭去,連在一起,明明白白!
可如果不是薑嬤嬤這樣給她聽,她不會留意這樣的雞零狗碎的事和一句兩句話!
難道內宅都要這樣過日子?太可怕了!
薑嬤嬤見李兮臉色都有點變了,斟酌了片刻,接著道:“還有件事,前兒我讓白芷她們往外放話,要替姑娘挑人使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