碼字不易, 謝謝支持! 九寧張大嘴巴。
周都督這話的意思,現在拿出崔氏嫁妝中的一部分交給她照管, 如果她表現得好,就放手全給她自己料理?
九寧仿佛能看見金山銀山在對自己招手。
這種好事,她絕對消化得了!
九寧眉眼彎彎,笑出一對梨渦,雖然很想克製住心裏的激動, 裝出乖巧謙遜模樣, 但翹起的嘴角還是出賣了她。
這一副洋洋得意的樣子,像極了一個人。
周都督怔了怔。
以前沒發現,原來孫女的『性』子像發妻三娘。
三娘愛麵子,每次回娘家都要拾掇得漂漂亮亮的, 寧願餓肚子也要借錢置辦一身體麵衣裳、借齊一套頭麵首飾。
平時走路, 肩上扛一大袋粟米也能健步如飛的她,回娘家的時候突然身嬌肉貴,一定要雇一輛牛車回去, 還勒令周都督在人最多的地方主動扶她下車。
被娘家那些之前看不起她的人帶著嫉妒和豔羨酸幾句, 三娘一點也不惱, 反而眉飛『色』舞, 喝水也能飽肚。
那時候成婚半年多,周都督已經看出妻子並不像冰人的那樣端莊持重, 就愛逗妻子, 笑她打腫臉充胖子。
三娘也不裝溫柔意了, 冷哼一聲, 撫平衣裙皺褶:就是要氣死她們!
那樣愛麵子的一個人,卻從來沒有嫌棄周都督這個丈夫沒本事。
曾有人譏笑他落魄,三娘一定會叉著腰反唇相譏:我家夫君雖然窮零,但生得俊俏,力氣大,又體貼又能幹,我就喜歡這樣的,反正比你家那個好多了!
後來嫡支的族老找過來,要讓周都督過繼,他猶豫不定。
三娘當時坐在一邊,眼巴巴盯著族老送來的一箱子綾羅綢緞,口水都要流出來了。
可周都督沒開口,三娘就不會『逼』他答應,一臉心痛地扭開臉,不去看那些她最喜歡的珍貴布料。
再後來,他投身軍伍,攢了半年餉銀,回鄉第一件事就是給三娘買一車的錦羅絲帛。
三娘馬上按著時心款式裁了一套衣裙。
大熱的暑,她裏三層外三層裹得嚴嚴實實的回娘家。
娘家嫂子問她熱不熱。
“一點都不熱!”三娘昂首挺胸,下巴揚得高高的,“不熱,夫君從洛陽買回來的細紗宮羅,是什麼從西域那邊傳過來的,一匹要十貫錢呢!非要我拿來裁衣裳,這貴的東西果然還是不一樣,又輕又軟又滑爽,還透風,穿多少都不熱。”
坐在旁邊的周都督低頭忍笑,假裝看不見妻子熱得通紅的臉。
九寧高心時候誌得意滿、忘乎所以的模樣,和她祖母像是一個模子刻出來似的。
一樣的神氣十足,洋洋自得。
“隻是先讓你跟在一邊和先生學怎麼上手,不是真都交給你,要是你胡鬧,阿翁就把鑰匙收回來。”
周都督輕笑,刮刮九寧的鼻尖。
九寧嘿嘿一笑,抱住周都督的胳膊撒嬌,“阿翁,我會好好學的。”
她不會,身邊還有馮姑她們啊!
崔氏的陪嫁下人更是藏龍臥虎,總有人會的,她這個主人隻需要坐享其成就夠了。
接下來,九寧忽然忙了起來。
上午學詩書禮儀,下午騎『射』和管理賬務,抽空還要練字、練琵琶、背世係家譜。
每忙到黑,回到房中倒頭就睡,第二早上爬起來繼續。
即使忙得暈頭轉向,九寧也記得每去周都督跟前刷刷存在感,免得這位祖父把她給忘了。
她不敢掉以輕心,萬一周都督隻是心血來『潮』呢?她必須學出點名堂來,周都督才會真的重視她。
這期間,五娘和八娘她們愈加疏遠九寧,因為她每跟著惡名遠揚的周都督進進出出,行為舉止一點都不符合一個大家閨秀的做派。
江州世家女郎徹底和九寧劃清界限。
馮姑冷笑著告訴九寧:“她們慣會找借口,明明是為了喬家郎君的事記恨娘子!”
人在家中坐,鍋從上來。
作為崔氏的獨女,九寧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她什麼都沒做,隻因為被喬南韶給惦記上了,不知得罪了多少人。
她以前總是主動拉主角的仇恨,這一次被迫洗心革麵,要給主角當墊腳石,一件壞事沒幹,就被一眾青春貌美的娘子給恨上了。
九寧滿不在乎,她習慣被人恨了。
越恨她,她越有成就感呢。
三郎周嘉暄在老師家住了幾,算算日子快到齋僧日了,這辭別老師同窗,回家幫父親和長兄料理齋僧的事。
剛踏進刺史府,他拿出給妹妹九寧買的果點,讓僮仆送到內院去。
僮仆笑著道:“三郎,九娘不住原來的院子了,都督要親自教養九娘,九娘如今住蓬萊閣。”
周都督住的地方非常大,和周刺史那一房是分開的,有單獨開辟的府門,平時周家人想要見周都督,必須先請示,不然親兵不會放他們進去。
周嘉暄皺了皺眉,回房換了套家居的素羅交領袍,先去見父親周百『藥』。
周百『藥』提起九寧就一肚子火,偏偏那個給九寧撐腰的人是他老子,他除了躲在房裏痛罵幾句外,什麼都做不了。
“九娘幼年失母,更應該注重品行,你祖父非要縱著她胡鬧,我看她遲早要把我們周家的顏麵丟盡!”
周嘉暄勸父親道:“九娘承歡祖父膝下,也是在代大人盡孝。”
被兒子當麵暗示自己不夠孝順,周百『藥』心裏老大不舒服。
不過三郎一直以來品『性』正直高潔,又師從名士,是江州最有名的少年才子之一,周百『藥』以兒子為傲,沒有多想,覺得兒子肯定沒有指責自己的意思。
“不她了,明家中齋僧,你伯祖父親自主持,你和大郎做好準備,別在高僧麵前失禮。”
周刺史崇佛,刺史府隔一個月會舉行一次齋僧儀式。
當周刺史會帶著族中兒郎在家中招待僧人,請僧人吃齋飯,聽僧人開俗講。
周嘉暄答應一聲,從父親房裏出來,繞了個大彎,穿過大半個刺史府,去蓬萊閣探望九寧。
九寧不在房裏,下人回稟這會兒是上課的時候,娘子和大郎、十郎一樣,在武廳練騎『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