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1 / 3)

曦光映雪, 一道道清冷光華閃爍流動,給人以璀璨之福

無數道眼光怔怔地落在九寧身上, 望著她肩披輝光,一步一步走近。

許多年後,在場諸人垂垂老矣,記憶模糊, 神智不清,但他們依然記得這一,看著長公主踏雪而來。

這一幕深深地鐫刻在他們的腦海中, 任歲月衝刷洗滌, 仍然洗不去這一刹那的絕代風華。

姿容冠絕, 香國『色』。

迎著眾人靜默的注視, 九寧輕攏鬥篷, 步上月台, 裙裾掃過積雪, 走到李昭麵前, 眼簾抬起。

“雍王別來無恙?”

李昭看著九寧,眸『色』黑沉沉的,嘴唇動了動。

還未答話,幾聲突兀的“哐當”撞響傳來, 人群裏一陣『騷』動。

原來幾位士兵和年輕官員被九寧容光所懾,一時失神, 手中刀劍紛紛落地。旁邊的人被這幾聲當啷響聲喚醒神智, 定定神, 朝著聲音傳來的方向看去,那幾位士兵窘得麵紅耳赤,忙手忙腳『亂』地撿起自己的佩刀。

許久後,盧公最先回過神,目光掃一圈左右,見那些穿白氅的士兵隊形嚴整,並沒有要攻擊的意圖,而且高僧雪庭和他們同行,知道他們絕不是鳳翔節度使的部屬,心中既驚喜又疑『惑』,看九寧和李昭認識,低聲詢問:“這位是?”

李昭視線仍然在九寧臉上,掩唇咳嗽一聲,輕聲道:“這位是……長公主,武宗之女。”

武宗仍有血脈存活於世,這盧公隱約聽了一些,但長安成為一座孤城,『亂』軍隨時可能衝進大明宮,宮城內所有饒生死全部係在他一人身上,他心力交瘁,實在沒心思去打聽其他,加上兩地相隔遙遠,音訊不通,知道李曦還活著後,他便沒再費心繼續關注蜀地那邊的動向。

盧公隻知道長公主貌甚美,有第一美人之稱,和其母崔貴妃一般容『色』傾城。

後來輾轉聽長公主『性』烈,敢冒著風險深入梓州,從不可一世的鄧珪手中解救兩位兄長,他曾感歎長公主不愧是武宗之女。

卻沒想到,這位流落民間的長公主居然能夠帶兵守衛長安!

盧公還在愣神,九寧先問李昭:“可派人通知後宮妃嬪?”

李昭反應過來,心裏咯噔一下,扭頭吩咐內侍:“去攔住太後。”

太後過,為避免遭『亂』兵侮辱,城破之時她會帶著妃嬪和公主、郡主、命『婦』們自盡。

現在必須派人通知太後!

內侍知道事情輕重,應喏,轉頭撒腿就跑。

九寧扭頭囑咐兵士幾句。

那兵士點頭應是,帶著一支隊快步跟上內侍。

九寧轉頭,朝盧公一揖,眉眼彎彎,含笑道:“讓盧公受驚了。”

盧公一怔,捋須笑道:“這哪是受驚!”

長公主救下長安,他就是此刻死了也無憾!

在場的文官們抱著必死之心慷慨赴死,不料會出現這樣的變故,呆呆地傻站了一會兒後,猜出九寧的身份,鬆懈下來,交頭接耳,聲議論。

嗡文話聲中,盧公掩住驚愕,來不及和九寧多寒暄,做了個請她和李昭入殿的手勢。

九寧會意,和盧公並行,李昭也拔步跟上。

三若頭往大殿走,雪庭默默跟在一邊。

其他人緊緊跟在他們身後。

現在危機還沒有徹底解除,他們必須冷靜下來,不能掉以輕心。

盧公直接問九寧:“貴主帶了多少人?”

九寧道:“不瞞盧公,隻有兩萬人,鳳翔節度使已經攻入外城,我們隻是暫時將他們攔在宮門外。”

著慢慢道明昨晚的事。

他們趕到長安時,長安業已失陷。

九寧不懂行軍打仗,隻交代楊澗和炎延務必奪回長安,不能讓鳳翔節度使在城中燒殺搶掠。

兩人領命,分別帶一萬人從西麵和南麵入城。

這時,鳳翔節度使正在帶兵攻打宮城。

九寧和周嘉行住在長安的時候,曾讓炎延注意觀察長安城的道路布局,炎延將長安布防圖記得滾瓜爛熟。入城後,見對方已經占據半座長安城,隻差最後一步攻入宮城,權衡過後,認為兵貴神速,不及修整,帶兵直入朱雀門。

鳳翔節度使那時已經和劉將軍鏖戰了幾,終於攻破宮門。眼見宏偉的宮殿緩緩朝自己敞開大門,他誌得意滿,欣喜若狂,仿佛自己已黃袍加身,正趾高氣揚地站在階前仰大笑,不料背後突然響起破空之聲,幾支鐵箭如流星趕月,飛撲而至。

幸得他的稗將機警,舉刀格開鐵箭。

鳳翔節度使回頭看著那幾支鐵箭,笑容凝在臉上,驚出一身冷汗。

炎延就如降神兵,打了鳳翔節度使一個措手不及。

他惱怒不已,掉頭迎擊炎延。

此時守城的劉將軍見援軍趕到,喜極而泣,熱血沸騰,帶著剩下的幾千殘兵殺出宮門,將鳳翔節度使堵在朱雀門內。

正打成一團時,楊澗帶兵趕到,合圍鳳翔節度使。

鳳翔節度使不料又有一路援兵趕到,心中大駭,疑心他們還有援軍,終於從即將攻占大明宮的狂喜中清醒過來,怕自己深陷宮城無法全身而退,一時有了動搖之心。

主帥都怯了,底下兵士更是人心渙散,掉頭就跑,差點潰兵。

鳳翔節度使無力控製局麵,見大勢已去,並不戀戰,迅速帶著幾千精銳突圍出去。

現在炎延和楊澗已經奪回宮門,劉將軍怕鳳翔節度使悄悄從其他方向潛入宮城,帶著人去巡查其他宮門了。

年輕官員聽到這裏,驚喜地喊出聲:“劉將軍並未戰死?”

九寧道:“劉將軍隻受了些輕傷。”

眾人大喜過望,長出一口氣。

盧公鬆口氣,心念電轉,飛快思考現在的局勢,道:“城中存糧充足,兩萬人,守城足矣……不過……”

不過沒有人會回援長安。

他們之前曾發出無數道勤王令,李元宗和周嘉行忙著和契丹作戰,其他節鎮,無一人應召。

一個都沒櫻

諸地豪強早已放棄長安。

九寧帶回來的這兩萬人和劉將軍那幾千殘兵足可以守住宮城,但鳳翔節度使隻是一時輕敵才會狼狽退兵。

他現在隻是暫時退去,等他收攏潰兵,還會卷土重來。

而據九寧所,還有另外十幾路『亂』軍從四麵八方彙聚而來,目標直指長安,想跟在鳳翔節度使身後分一杯羹。

他們肯定會和鳳翔節度使合作。

屆時,兩萬五千人,如何抵擋得住對方的十幾萬大軍?

盧公憂心忡忡。

九寧腳步頓了一下,望一眼東邊的方向,道:“盧公不必擔憂,我們隻需要守住長安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