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所言極是。”
李定國由衷的讚道。
不知為何,他總覺得皇帝陛下換了一個人一樣。
不論是胸襟氣度還是遠見卓識都遠不是原先那個懦弱的天子可以比擬的。
這真是大明社稷的幸事啊。
朱由榔心情還算不錯,便賜李定國一同用膳。
他前世也算半個曆史愛好者,尤其是對南明曆史感興趣。
提起南明的英雄人物,李定國絕對可以排在第一。
更為難能可貴的是,李定國是絕對忠於永曆朝廷的。
哪怕是永曆逃到緬甸,李定國都屢次三番想要把皇帝救回來。
聽聞皇帝的死訊後,李定國更是嘔血而死。
這樣的忠良之士和孫可望這種首鼠兩端妄圖稱帝的人相比確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自然可以引以為心腹。
朱由榔對李定國的忠心毫不懷疑,甚至親自替他夾菜以示籠絡。
“晉王乃朕諸葛孔明矣。”
李定國直是感動的涕淚交加。
以往皇帝也曾厚恩於他,不過隻是賞賜寶物、賜予爵位。
但像今日這般拉著他的手說一些心底話還真是頭一遭。
天子如此待他,他自當為天子死節矣。
“陛下謬讚了,臣愧不敢當。”
君臣二人一番暢談好不快哉,吃完膳食朱由榔還覺的聊的不過癮,便衝李定國道:“晉王隨朕走走。”
雖然來到這個世界不過一日,但朱由榔已經漸漸適應了這個身份。
身為君王,最重要的便是做到恩威並施,這樣才能駕馭臣下。
麵對永曆帝的吩咐,李定國當然不會拒絕。
朱由榔一個眼色,內侍韓淼立即安排移駕時宜。
朱由榔自然不是要帶李定國嘮嗑遛彎,而是要帶李定國去看看他剛剛“搬運”來的西洋槍炮。
說是搬運,其實並不費太多氣力。
朱由榔隻需要動動手指摸上一摸,再加蓋玉璽,這些老古董就會跟隨他來到宮禁之中,變成可堪一用的大殺器。
隻是這麼多的槍炮“搬運”起來需要許多次,朱由榔也隻是“搬運”了其中一小部分。
至於其他的慢慢來,也不急於一時。
朱由榔搬來的這些槍炮都暫時存在偏殿。
從正殿到偏殿並不太遠,很快朱由榔和李定國便來到殿門前。
朱由榔一聲令下殿門應聲開啟,君臣二人相繼步入其中。
“晉王,這就是朕對你說從泰西買來的火器。”
朱由榔“搬運”來的槍炮種類繁多,自然不會一一向李定國解釋,雖然前世博物館長的他對這些槍炮的用處一清二楚。
李定國自然是見過槍炮火器的。
不論是佛朗機炮還是明軍仿製的紅衣大炮他都印象深刻。
在李定國的印象中,火器在軍中十分珍貴,都是配給最重要的軍隊。
便是他的親衛軍火器配比也就是十比一。
一下子見到這麼多的火器,饒是見多識廣的李定國也驚訝的無以複加。
“陛下...陛下真是英明神武,深謀遠慮。有了這些火器,臣更有信心守住昆明!”
火銃且不論,火炮絕對是守城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