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長安初雪(二合一)(1 / 3)

第468章 長安初雪(二合一)

時間很快就來到了寒冷的冬天,一場鵝毛大雪像是新鮮棉被一樣,悄無聲息的蓋在了長安城上麵,大多數人第一個想到的,可能是瑞雪兆豐。

隻有侯爵府的杜少清怔怔的發呆道:“又是一年了……”

長樂公主在身後好奇道:“夫君,什麼又是一年?難道這場大雪有什麼不對嗎?”

搖了搖頭,杜少清說出了心中的牽掛,“沒有,隻是感慨時光飛逝,轉眼就是一年。

距離三弟跟陛下的三年之約,也就隻剩下一年了,哎,倘若三年一到,三弟那邊還是寸功未立的話……”

長樂公主本就對杜荷抱有成見,並不看好什麼三年之約,但她可沒有傻傻的反駁,而是勸解道:“夫君,自古好戰必亡,大唐百姓本就飽受苦難,或是旱災或者蝗災,再加上連年的兵災,早已苦不堪言。

咱們怎麼能為了一己私利,再興征伐?

三弟人在東北戍邊,那裏前隋的大業帝三征不下,可見多麼艱難,想憑三弟這樣的新人就誇口滅國?

夫君,你給自己,還有三弟的擔子太重了。”

杜少清心如明鏡一般,當然知道發妻的立場,不過這番話未必沒有道理,轉過身來拉住妻子的手安慰道:“放心吧,這些道理為夫都懂得,盡人事聽天命吧。

隻是三弟一去兩年了,也不回來過年,母親總是牽掛念叨,我這個當老大的,總得給母親個交代。”

夫妻兩人正聊著天呢,老管家進來了,“老爺夫人,東北的三爺派人捎東西回來了,還有書信一封,人就在前院。”

“嘿,說曹操,曹操到!

這個三弟,還真是不經念叨,還算他小子有良心,知道顧家,走,前去看看送的是什麼好東西。”杜少清高興的帶妻子向前院走去。

兩年不回家,杜荷也十分牽掛,所以這次可是派人捎回來一大堆東西。

像什麼東北的山貨、藥材、獸皮等等,準備了足足幾大筐,並且在信中說明了,這堆禮物分成三份,大哥二哥一家一份,另外一份給宮裏的城陽公主送去。

“這些上等的獸皮冬日做些皮裘正好,特別是裏麵的這幾條泛著淺藍色的狐狸皮,一看就是珍品,三弟有心了,連咱家女兒和小寶寶都考慮到了呢。”長樂公主讚揚道。

杜少清將書信看完,最讓他覺得有意思的是最後一樣東西,那是一堆木頭箱子,管家和夥計們撬開之後才知道,原來是一堆冰疙瘩。

“嘿,掌櫃的,從東北到這裏,好幾千裏,這些冰疙瘩一路上竟然沒有融化多少,長安周邊的河麵才凍了二指厚的薄冰,看來三爺東北那邊的確比咱這裏冷得多,看這冰厚就知道。”四虎感慨道。

杜少清哈哈大笑道:“你說的倒是沒錯,不過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再過個十天半個月,長安城外的冰麵也會越來越厚,到時候冰麵行車馬一樣不是問題。

老三,往常的時候,冬天你可吃過魚?”

三虎愣了一下,不解道:“魚?掌櫃的別開玩笑了,冬天哪裏有魚?

別說冬天了,就算是夏季,咱們也沒吃過幾次魚,那玩意一來不好吃,二來是朝廷嚴令不準吃鯉魚,那可是大罪,所以基本上也就沒了漁民打漁了,俺隱約記得,以前在山裏的時候好像吃過大哥做的魚湯。

後來跟著掌櫃的來了長安,似乎沒見人吃過。”

杜少清聽到這個解釋之後愣住了,還別說,如果不是三虎提醒,自己都沒注意,平常的食物之中,好像真的沒有吃魚這一項啊。

我的天呐,這麼說,大唐現在基本上因為一個鯉魚,全國都屬於不吃魚時代?怎麼會?

當然不會,這些都是猜測,杜少清也說不準,因為沿海之地,靠海吃海,肯定是吃水產的,而且魚膾這種吃食,可是千年以前都有的。

杜少清感覺這不是一個巨大的商機嗎?那麼多道吃魚的盛宴,自己可是還開著酒樓呢,這要是推出去,肯定能大賺一筆。

不過有個問題,那就是鯉魚問題,因為大唐皇室姓李,所以就衍生出了很多帝王問題,百姓取名避諱皇帝的名字,甚至連鯉魚也不能吃了,因為吃鯉魚就是吃李,不祥。

杜少清都覺得好笑,也就是這個年代,可以將這種近乎荒謬的說法寫進大唐律,那如果要是皇帝姓範的話,百姓是不是不準吃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