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衛府審這案子實在是太容易了,簡直就像是乘在白瓷裏的清水,為難的是,七寶蓮台是送給太後的年禮,雖然這事情幾乎沒可能是出自太後的授意,可是,或多或少也算是有牽連,就算是都衛府,也得掂量掂量這影響。
蔣恕不敢擅專,便去信給了周延。
周延幾乎都不用特意去權衡,他馬上就有了決斷,事情到崔瑾結束,七寶蓮台就當下落不明,畢竟,孫家都已經沒人了。
最後,漫漪園下毒的管事曹全、韓侍郎的公子韓苑判了斬監侯,崔家的四公子崔護流三千裏,至於崔瑾、韓光耀,教子不嚴,罷官免職。
而暗中推動這一切的玉雕大師趙佑林卻毫發無傷。
驕陽心有不甘。
李驕陽前次在鴻影館聽戲聽了幾分靈感,便把這案子添添改改編成了傳奇,讓書的,唱戲的各地去演,沒用多長時間,就傳遍了全國。在深宮裏的太後,也是有所耳聞。
“過幾便是乞巧節,不如宮裏也演一回?”太後有些意動。
榮昌公主知道這故事映射的孫原會的案子,七寶蓮台跟太後手裏的觀音坐像有些關聯,在加上原來她園子裏管事牽涉其中,就有些不大樂意,“多是民間藝人的狂言****,哪有那麼好看,以女兒的意思,還是教坊司排出來的歌舞,更新鮮些。”
“年年都是那些,有什麼可看?”太後對宮裏那一套東西顯然是有些厭倦。
“聽宮外這些年演過不少有意思的戲碼。縱然能盡善,也剩在新鮮,聽那《七寶蓮台》也是一出皆大歡喜的劇目。孫公子和那秦姑娘有情人終成了眷屬,乞巧節來演倒是合情合景呢!”
貴妃跟太後的關係最近好了不少,她這幾句話算是到太後心裏去了,人老了,也願意看些歡喜熱鬧的東西。
皇後見貴妃如此積極,心裏便有數了,不過。她有自己的算盤,因此,非但不會阻止。倒也樂見其成。
底下人各有心思,太後並不知情,她隻是●↓●↓●↓●↓,.¤.¢想好好過個節,簡簡單單的看出戲。所以。包子社的新劇。在乞巧節那,演到了宮裏。
劇是好劇,演的也好,然而,太後看著看著,卻覺得那書生手上的東西,怎麼有些眼熟。很快,她就想到的了崔護。想到崔瑾,以及崔家送上來的佛像。
她把陶嬤嬤叫到跟前兒。“那蓮台該不會是送到咱們手上的那個吧?”
崔護的罪名是巧取豪奪,殺人害命,奪的東西就是七寶蓮台,這事情知道的人不算少,太後自然也是有所風聞,她一直以為那是個完整的大件兒,根本就沒往自己這兒聯想。
如今看見戲裏的東西,可是出了一身的冷汗。
“奴婢去查一查吧!”陶嬤嬤也知道事情有異,她們久居深宮,宮外的事情知道的確實是太少,崔瑾從人家手上搶的七寶蓮台到底是什麼樣子,她們竟然是毫不知情。
這鬧出人命的東西若的是在太後手上,那後果,陶嬤嬤簡直不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