艦隊順利的抵達天津衛的港口,這時的天津已經一片狼藉,比之沐臨風剛剛去過的朝鮮也好不到哪去,不過天津所謂的狼藉,也不過是在沿海區域而已,天津城雖然也受到了炮火的襲擊,但損傷已經被降到了最低。
沐臨風的艦隊到達天津衛港口之時,天津衛的港口守軍早已經被之前的威海海軍下破了膽子,本來見威海的海軍離港了,以為可以暫時相安無事,不想才幾日過去,又有一批戰艦行來,早已經嚇的連夜逃走了,要說著滿人本來就隻善於騎射,不善水戰,東北這些沿海的水軍本就是漢軍管理,那些漢軍本來也就是表麵服從滿軍八旗的調度,暗地裏各自打算,況且如今天下大勢,這些漢軍將領早就看透了,滿洲的衰敗已成定局,有些人也已經秘密的托關係聯係南京以往的舊識,準備在關鍵時刻,能夠得到特殊待遇。
天津衛港口的守軍將領李彥召就是其中之一,本來他就是史可法的舊識,之前沐臨風次來天津衛轟擊的時候,他就已經看透了時局,秘密地遣人與史可法去的了聯係,但是史可法一直沒有給予明確的答複,直到這一次曠北戰事大局起,史可法才與李彥召取得了聯係,然而這次李彥召見滿洲人與蒙古、俄國、朝鮮、西域六部同時行動,內心又開始矛盾起來了,不知道自己的腳應該站在哪邊,加上上次史可法晾他的事,讓他心中有氣,也學史可法,不予史可法回複,但是當威海的艦隊再次到達天津衛、西麵戰事頻頻傳來的時候,他發現自己在此事的處理上有些馬虎了,立刻采取了表麵上迎敵抗擊,暗地裏繼續與史可法取得聯係,明確的告訴史可法,隻要沐臨風的大軍來天津衛的時候,他可以幫助沐臨風攻取天津衛。
沐臨風在登基當日,在奉天殿上,當著文武百官麵,說出自己想禦駕親征滿洲的時候,史可法就想到了天津衛的水軍都統李彥召這個人來了,所以當夜就求見沐臨風,將此人此事詳盡地告訴了沐臨風,所以沐臨風才會將危害的海軍及時調離天津,直取永平府。
不過戰時的將領倒戈也是尋常之事,有些人表麵上說要投降,暗地裏卻又做另外的事,這種人與事不絕與史,沐臨風是後世之人,對於這些人和事,自然看的十分透徹,所以當他的艦隊到達天津衛的時候,並沒有立刻要求攻擊天津,而是遣人送了一封書信給天津衛水軍都統李彥召,讓他立刻率軍前去圍困天津城。
沐臨風知道以李彥召水軍的陸戰部隊,還是不足以拿下天津衛的,如此做,也不過是試探一下李彥召究竟是否真心實意的要降他沐臨風,沐臨風將書信送出之後,果然,天津衛的港口水軍全部撤退,隻留下一片狼藉的港口,沐臨風先是派遣先遣部隊登陸,查看一下情況,以防有詐,中了敵軍的誘敵之計。
先遣部隊很快的占領了天津衛的港口,未發現有何異樣,沐臨風這才讓陸戰部隊全部登陸,剛剛安營紮寨完畢,就傳來了天津衛的戰事,沐臨風這才知道李彥召是真心實意的投降了,沒有休息就立刻調度了五萬人馬前去支援李彥召。
天津一戰可以說是相當的順利,出了李彥召之外,天津衛守城的將領中,也有李彥召的舊識,看來李彥召在決定投降的時候,就已經暗中的聯係好了各方麵的人,所以天津衛戰事一起,漢軍們裏應外合,很快的拿下了天津衛,這一點也並沒有出乎沐臨風的意料。
天津衛的失守,直接威脅到北京的滿洲統治,當天津的戰事傳入北京的時候,滿洲的朝野都震驚了,雖然這一點既是滿洲人早就預想到的,又是不願意去想的事情,北京城裏的漢人們早已經暗地裏樂開了花,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盼到了這麼一天,本以為這輩子再也看不到漢家的皇帝了,誰曾想漢家剛剛登基為帝的沐臨風就在天津,與北京相隔不過二三百裏路,漢家的皇帝禦駕親征,幾日內就收複了天津,這一消息在北京普通百姓心中,足以讓他們熱血沸騰,但是畢竟北京如今還是滿人的地盤,百姓們也隻能將這種心思埋在心裏,不過以往受盡滿洲人的怨氣,平時都是畏畏縮縮的過日子,自己人不管別家事,隻求性命無憂就罷了,如今百姓之間見麵都是笑言笑語,隨沒有說及戰事,但是大夥心中都有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