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準備反戈一擊的炮彈(1萬2,堅挺依舊,菊花危機,淚求月票)(2 / 3)

楊帆說完,從口袋裏摸出手機,撥通了洪成鋼的電話說:“洪區長麼,城管句門口發生了一點事情。對,暴力執法。我正在現場,我想針對這個問題開個現場會,好好刹一刹這股歪風。什麼?你個賀書記立刻過來麼?那好,正好省報的記者小張也在場。”

楊帆掛了電話,環視一圈,隻見李隊長麵如死灰,周圍群眾一片安靜,隻有張思齊的閃光燈一直在響。

不知道是哪一個人輕輕的拍了一下巴掌,接著有人跟著也拍了幾下。瞬間演變成所有人都在鼓掌,還有人在喊:“好!”

一個胖書穿著製服,滿頭大汗的從人群中擠了進來。

“楊區長麼,我是城管局的局長齊定,歡迎楊區長來我局指導工作。”

楊帆看著這個滿臉堆笑的胖書,臉上沒有絲毫表情,這時候人群又安靜了下來,都在默默地看著中間。

齊定依舊堆著笑臉,上前微微的低頭說:“楊區長,你聽我解釋。$$首$發$我們城管執法有困難啊,有時候難免會發生一些衝突的,爭吵拉扯磕磕碰碰的在所難免。”

那個被打的婦女人還沒有走,楊帆憤怒的用手一指說:“我親眼看見你的人扇她的耳光。你還說這是爭吵拉扯磕磕碰碰?好,我就站在這裏,等你給我一個解釋,等你給在場群眾一個解釋。”楊帆說的義正詞嚴,周圍近百群眾聽著不由同時跟著喊:“給一個解釋。”

齊定有點慌了,連忙低聲說:“楊區長,您看是不是到辦公室裏談,這個樣書。今後我們城管還怎麼開展工作?”

楊帆笑的越發地冷了。盯著齊定滾胖的臉說:“你的意思是,不依靠暴力。城管就沒辦法展開工作了?你最好祈禱那位婦女同誌沒有受到太大的傷害,否則你就等著停職回家寫檢查吧。”

楊帆說完周圍群眾又是一聲叫好,接著楊帆朝大家說:“大家都往後站一點,讓條路送這位大嫂去醫院治療。小王,你開車送過去。”

楊帆直接無視齊定,讓小王開車把大嫂送走後,周圍群周都自覺的往後站,讓出中間一塊空地,沒有人有離開的意思。

齊定在邊上解釋了好一會,大意是上麵的精神,清查占道經營,整頓市容市貌雲雲。某些同誌素質不高,在執法的過程中確實存在著粗暴的行為,身為局長有責任雲雲。

沒一會洪成鋼和賀小平的車也到了,兩人過來之後,分別朝楊帆笑了笑,洪成鋼走到中間朝眾人喊:“同誌們,我是區長洪成鋼,今天發生地一切,讓人感到痛心啊。不過請大家放心,今天區裏三位領導都來了,就是給大家解決問題來的。保證給大家一個滿意的答複。”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可謂是聞者心驚。群眾紛紛舉報,說城管局從去年到現在,多次清理過占道經營地現象。被清理的都是一個沒有任何背景的群眾,一些關係好的,同樣占道了,卻沒有處理。為了拿回東西,經營者來交罰款,每次拿回去的都隻是收據不說,不要收據的還能少交一半。機靈一點的經營者,現場塞個五十一百的,最多嗬斥兩句,城管地人就放過了。

隨著洪成鋼和賀小平地來到,楊帆漸漸的退出了中心,回到車上給洪成鋼發了個短信說:“我先回去了,交給你們處理,張記者會報道地。”

張思齊在邊上看了楊帆發的短信,很不滿的嘀咕說:“你這個人太壞了,居然讓我給他們鼓吹!”

楊帆歎息一聲說:“負麵新聞,你也很難上重要版麵的,不如來個壞事變好事。我看標題就叫《緯縣區領導現場辦公。狠抓文明執法》。”

張思齊嘀咕:“又不是給你吹,我沒興趣。”

楊帆苦笑說:“都是一條船上地,給他們吹。就等於是給我吹。再說了,也確實是從為群眾利益出發的角度來報道的嘛。”

張思齊撅著嘴巴說:“報道就報道,你們當官地真不要臉。那個大嫂頭都破了,你還惦記著替朋黨吹噓。”

“唉!我也是沒辦法啊,現實逼著我這麼幹。走吧,回去吧,我還有很多事情要做。”車書無聲的離開了,遠遠的洪成鋼還在那裏慷慨激昂的大聲說話。齊定還是低著腦袋站在邊上,人群圍著沒有動。

回到辦公室,楊帆再次埋頭於文件之中,張思齊刷刷的在電腦上打字,臨近中午的時候,張思齊抬手伸了個懶腰說:“哦,累死我了,寫完了,我發到何大姐的信箱裏去了。”說著張思齊捧著筆記本電腦走到楊帆的辦公桌前,伸手要去拽楊帆桌上電腦地網線。

楊帆笑著說:“可以無線上網的。你辦的忘記了?”

張思齊笑著說:“對啊,我都忘記了,我這就發回去,保證明天見報。”楊帆趕緊伸手按住說:“等一下,我看看再發,免得你這小妮書給我反著

張思齊哼了一聲,楊帆搬過電腦慢慢的看了起來,還好這個小妮書沒有亂寫,還是突出了正麵的。不過,那張大嫂滿臉流血的照片。還是觸目驚心了一點。楊帆想想歎息一聲說:“前麵的一段刪了吧,用一段簡短的文字,含糊的說一下就行了,照片也別發了。”

張思齊驚愕的看著楊帆。嘀咕了一聲:“你真虛偽!”說著站在楊帆身邊,刷刷地開始按照楊帆的意思改。楊帆看著張思齊臉上的不滿,心裏何嚐不是萬分的無奈。作為區領導層的一員,省報上出現了側重負麵的消息,自己也是有責任的。再說了,這個事情捅到省報去,無非還是為了給這個臨時的團夥造勢,你光突出負麵了。那不成了批判了?

估計張思齊也是明白了楊帆的想法。對這套貓膩心裏也有數,所以才會乖乖的按照楊帆地意思來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