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忠的長嘯聲或許是一種命令,一萬泉州軍兵馬上隨著黃忠的長嘯,還有突變的鼓點,有節奏的一齊長嘯了起來!
“喔——喔——喔——!”
萬人齊聲呐喊那是何等的壯觀!更何況這呐喊聲中帶著鬥誌,帶著氣勢,還帶著濃烈的殺意!一個人的呐喊聲是不夠看,但一萬人整齊劃一的呐喊聲則會令人心驚膽戰。
數聲呐喊之後,黃忠猛然揮手止住鼓點,整個戰場上突然間就安靜了下來。再看眼前的交州軍就有點搞笑了,這些沒真正上過戰場打過仗的菜鳥軍兵一看見對麵的槍林本就有點不敢再衝,突然間又被黃忠用來提升戰意的呐喊聲一吼,驚嚇之下不用鳴金都全部硬生生的在不遠處停下了腳步,誰也不膽上前。一是不知道如何破陣,二是誰也不想成為槍林上的第一根“掛臘腸”。因此就這樣停在那裏與泉州軍對峙起來,幾乎每個人都是相同的想法,就是你不過來,我也不過去!而且對麵的氣勢也太嚇人了一點。
士文也是個頭次上戰場的大菜鳥,看到黃忠列出的陣勢自己都頭皮直發麻,眼見著前隊後隊相繼停下,趕緊苦思破陣之策。菜鳥終歸是菜鳥,他根本就沒想過自己有著兵力上的優勢,而對方的這種防禦陣勢隻是在第一排有最強的防反能力。要是能橫下心來命令軍兵進行不計傷亡的強襲,突破槍盾陣並不是不可能的事。當然,首要條件是交州軍兵敢往前衝,其次是得考慮一下頭排的槍盾陣後麵是不是還有第二排、第三排。
黃忠布下的這個槍盾陣其實一共隻有兩排,算不上很堅實。不過黃忠也沒打算完全的采取防守陣型,因為在兩軍陣前,如何快速而有效的殺傷對手才是正理。因此在兩排槍盾陣之間,黃忠布下了適合這種防守陣型殺傷對手的兵種,那就是三千多泉州弩兵。
夷州出產的製式弩弓質量極佳,在經過陸仁與馬鈞的多次改良之後,不但射程遠威力大,而且因為上弦搭箭快捷方便,所以能夠進行快速的連續射擊。另外陸仁和馬鈞還搞出了一個弓弩的外掛裝置,結構類似與夷泉兩州特有的守城用排弩。加裝在製式弩弓上後,配合三個箭匣可以同時射出三支箭,弩弓的射速也不會受到什麼影響,就是沒辦法進行有效的瞄準。但如果是用來進行壓製性的射擊的話,瞄不瞄準是無所謂的,隻要不是碰上白癡射手,又有哪個會轉個九十度或是一百八十度對自己人射?
現在在槍盾陣中間的三千射手已經全部完成了弩弓的外掛裝置加裝工作,隻等黃忠一聲令下便全力去射出弩中箭。黃忠是弓術達人,在陣後掃了一眼,想也不想的就下令道:“仰角六十度,分五列射擊!”
射手們很快就調整好了射擊角度,黃忠指天的大刀猛然用力揮下,再次長嘯:“射——!”
三千加裝了外掛裝置的弩弓手,頭批的九千支箭迅速離弦。因為是仰射,這九千支箭伴隨著一萬泉州軍的呐喊聲如暴雨一般落向交州軍陣。交州軍大多數人出於人的一種本能抬頭去看這箭雨,隻是還沒有看清楚是怎麼回事,箭雨已經紛紛落下,交州軍前排的隊列立刻就倒下了一大片。少數反應快些而且手中有盾的精明人趕緊舉盾擋箭,因此才堪堪逃過一劫。
隻是第一撥的箭雨,交州軍就大亂。等到第二、第三撥的箭雨落下,三千泉州射手的有效打擊麵裏麵就已經看不到什麼交州軍了。因為除了死傷倒地的交州軍之外,其餘的全都是一個動作,那就是掉頭就跑!這一跑不要緊,後陣的交州軍兵就被自家軍兵給衝亂了套。
士文看到這般戰況已經慌了手腳,急下令道:“退!全軍火速後退五裏,重整隊型之後再度迎擊!”
看見混亂不堪的交州軍急向後退,黃忠嘴角露出冷笑,下令道:“止箭!起盾!全軍各依行伍緩緩前行,逼迫敵軍!”
槍立、盾起、陣向前移,弓弩手們則借著這個空檔開始補充箭匣中的箭支。黃忠徐徐策馬向前行進,先是望了眼遠處山間的濃煙,再回頭望望身後的合浦城,再次冷笑道:“興霸、士載,你們倆小子今天有沒有戲唱?如果沒有的話,今天老夫就要獨占全功了!”
如果您覺得《三國求生記》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4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