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清事情原委,陳媛心裏頗不是滋味。
以勞力體現生存價值的年代,女子體力的弱勢,注定了在科技沒有發展到一定高度的年代,女子難以改變男尊女卑的事實。
她並非女權主義,眼下忍不住想懟他?罵他?為難他?或是拿錢砸他?
十八種方法在陳媛的腦海裏翻滾著。
“俊青,這般想法,是你狹隘了!”一個蒼老的聲音介入。
聞聲望去,一個麵容慈祥的老人家拄著拐杖慢慢的走來。
陳夫子見到來人,誠惶誠恐恭敬作揖:“秦先生,你怎麼來這裏?學生,學生有失遠迎。”
“吳家娘子做的菜十分合我心意。我是來吃飯的。你不必拘泥。”老者摸了摸胡子緩緩道。
吳家夫婦沒想到,自家的老主顧竟然是陳夫子的先生。
吳娘子將孩子推到身後,道:“老人家,那個秦老先生,您要的紅糟肉我已經給您備好了。”
秦老先生腿腳不便,身上有濃重的藥味。在陳夫子的攙扶下,他慢慢走進鋪子,尋了張凳子坐下,隨後罷罷手,表示不急著吃:“俊青,你的舉業走到什麼境地?”
“學生,學生不才,現在還隻是個秀才。不過學生沒有懈怠,現在收了幾個童,收點束修以支撐自己學習的費用。”麵對老者,陳夫子隻覺得汗顏。
“那是戌子鼠年,俊青現在師從何人?”秦老先生微微眯著眼睛回憶著,是十二年前的事了。
陳夫子默默地擦了擦汗:“平日,學生,學生同幾個好友結了學社,相互探討,探討課業。”
“非學無以廣才,非誌無以成學!”老者又沉默了片刻:“你可知《和豐序》?”
“請問老先生,何為《和豐序》?”大丫眼角還掛著淚,卻忍不住被老者的話所吸引。大大方方的站到老者麵前作揖請教。
大丫的求知欲,令老者倍感欣慰:“大約三百年前,有一個女孩名叫湯巧,她也十分喜歡讀書識字。可是她的父親卻覺得女孩子早晚要嫁人,相夫教子,學習無用。女孩隻能趁著家中兄弟學習的時候,跟著偷偷的學。”
老者緩了口氣,大丫便迫不及待催促著:“後來呢?”
“有一回,湯家眾人去一個名叫和豐的地方遊玩。湯父想著借此考教子侄們學問。就讓他們以和豐為題,寫一篇文章。文章寫成,眾人品評,覺得《和豐序》寫的最好,當得魁首。大家才發現這篇《和豐序》竟然是湯巧所寫。不由大吃一驚。湯巧卻道:誰言女子不如男?”
“爹娘,我不要叫大丫了,從今日起我的名字叫吳巧,我要像湯巧一樣,不輸給男孩子。”大丫聽完這個故事,眼睛都閃著光,立下誌向。
老者輕拍著大丫的頭:“從那以後湯家族學,不分男女,均可入學。湯家女萬金難求的法,也是由此而來。”
“老師,世間哪有這麼多湯巧?”陳夫子不由露出苦笑,何嚐不知道老師這番話是同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