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2.在世紀交彙處的傳承(1 / 2)

從那一疊厚厚的遊戲策劃中好不容易抽離視線,阪口博信將注意力全都集中在眼前年輕的天才策劃師—徐念初身上。

這一刻,他總覺得麵前這張稚嫩麵龐的主人像極了年輕時的自己。

阪口博信腦中不由浮現出多年前的片段,轉頭向植鬆伸夫和下村陽子看去時,見到兩人嘴角帶笑微微點了點頭。

這一刻,盡管與徐念初接觸並不多,但他在心裏已經有了答案。

“17年前是1986年,那一年我才24歲。”阪口博信回望向徐念初,一張口就把眾人帶回到許久以前。

“那一年,本在電友舍工作的我,終於接到了史克威爾株式會社正式成立的消息。於是,我在這一年有了新的身份,就是史克威爾董事規劃和開發部長。

不過那個時候我並未意識到,這個新身份除了給我帶來新的機會,也會讓我經曆到人生中最大的一次坎坷。”

阪口博信沒有直接給出回複,反倒是扯起了他年輕時的經曆。

徐念初見狀索性收斂心神,靜靜地聽他的故事。

“在我擔任開發部長那年,錯誤的決策讓新成立的史克威爾公司,僅用一年時間就運營到難以為繼的局麵。

因為那個時候,我們將全部資源都押寶在FC平台,《深黑地牢》、《水晶之龍》和《出擊大作戰》雖然證明了我們不凡的能力,卻因為我們錯誤預估市場,造成了銷售的每況愈下。”

近距離聽到阪口博信親自講他的故事,徐念初有一種奇妙的感覺。

雖然這些事情對他而言都是已經發生過的“結果”,但參與者的心路旅程和總結,卻是不可多得的經驗。

徐念初更知道,無論是談判還是溝通,表達或許是重要的環節,但聆聽也占據相當的分量。

既然阪口博信願意講述這些過往,他不介意靜靜聆聽。

因為在未來某天,這些前人的心路,一定會給他巨大的幫助。

“連續不斷地挫折使得我對自己的能力產生了嚴重懷疑,那時候,我甚至決定從此退出這個行業徹底金盆洗手。

但結束追夢的痛苦之旅前,人總會執著於一些事情。

於是,我準備全力製作一款真正屬於自己的遊戲,來紀念屬於史克威爾時代的夢想。於是,我便把這個遊戲命名為《最終幻想》……”

夢想和幻想隻有一字之差,造就了《最終幻想》這個名字。

要不是聽到阪口博信親口講述,徐念初哪知道這款20世紀最驚豔的遊戲,竟然源自追夢者在絕境中的反擊?

但好在,執著讓幻想在現實中兌現,阪口博信最終引領了《最終幻想VII》的成功。

有時候,人不努力一把,真不知道自己實際上有多大的潛力。

1997年,霓虹國遊戲產業進入盛世。《最終幻想VII》作為阪口博信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於1月31日正式發售。

最優秀的畫麵水準,深刻的世界設定,震撼心靈的故事情節。

《最終幻想VII》中的每一個角色,克勞德、愛麗絲、薩菲羅斯、文森特、巴雷特、以及女神蒂法,等經典的人物形象也成為遊戲史上最成功的人物設定典範。

空前的成功讓《最終幻想VII》世界揚名。

阪口博信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人中存在的爆發力。

“全球累計920萬套的《最終幻想VII》是我在絕境中的反擊。也因為那個成功,我就被業界傳頌為史克威爾的靈魂人物。

但頌揚的歌聲沒過多久,《靈魂深處》和《FFXI》的失敗又讓我墜入地獄。隨之而來的,除了質疑的聲音,就隻剩下我從頂點退位的結果。”

徐念初多少知道點科技屆的八卦,阪口博信的這段曆史他也了解一些。

2000年,《最終幻想-靈魂深處》成為了史克威爾史上最大的一次風險投資,這個總耗資超過1.5億美元的龐大計劃曆時總共四年。

但這步與哥倫比亞影業合作,並耗盡史克威爾權利的《最終幻想》同名電影,三周票房僅為3020萬美元,幾乎是慘淡收場。

而2002年,史克威爾的超大作MM《FFXI》發布。但長達八個月才達到注冊用戶20萬人,不僅讓史克威爾出現每月高達數億日元的財政赤字,更催生史克威爾的重組。

就是這兩次先後的失敗,阪口博信從副社長被一降再降,最終以退休的體麵方式被解除了所有職務。

隨著阪口博信的離去,一個舊時代褪去一個新時代到來。著名的史克威爾·艾尼克斯,正是因此誕生。

這也是阪口博信這位大拿,能坐在徐念初麵前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