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異教:重構始祖(1 / 2)

戀上你看書網 WWW.630BOOK.LA ,最快更新亂世桃花逆水流最新章節!

“啊……”孫望之張了張嘴,口中隻吐出了這一個音節,大約是李世默所講於他而言有些複雜,他懵了良久才把那些話消化下去。

“這麼說,天師道這一套東西有些不倫不類?”

若昭點點頭,又自顧自搖了搖頭,“我之前一直好奇,天師道是如何在這二十年間迅速在巴蜀之地發揚壯大的?現在似乎是有些明白了。這類異教得以深入民間,不僅僅是建立起一套自己的武裝,而是在思想層麵構築起他們的信仰。這套理論恰恰是因為不拘於學說之別,什麼容易讓人相信讓人習慣便吸收什麼,所以廣為流傳。

“我打個比方,南北亂世之際,上至君者下至黎庶,為祈求生活安寧,求神者有之,拜佛者也有。魏伯起撰《魏書》,特設《釋老》一誌,大抵是當時風貌。各學說之間本就是互相交融互相借鑒的,說不倫不類?好像也說不上。”

長公主確實有才,孫望之作為和天師道打交道不少的征南將軍杜宇,自詡對這個異教學說還是有一定了解的。但如今聽熙寧長公主說來,卻又是另一番別有天地的滋味。

李世默在一旁輕咳一聲,孫望之興致勃勃地盯著長公主看的表情讓他尤為不爽。

就在三人各懷心思之時,祭場中又傳來吟詠之聲。

“太上老君以下古委懟,淳澆樸散,三五失統,人鬼錯亂,六天故氣,稱官上號……太上患其若此,故授天師正一盟威之道,禁戒律科,檢示萬民逆順、福禍功過,令知好惡。”

聲音的來源是站在高功一側的都講,都講作為“三法師”之一,主管唱儀之事。既是唱頌,和常人說話的語調不同,音調綿長,高低起伏殊為怪異。長長的尾音分明是中氣十足,可唱出來之後便散入群山環抱的山林之中,在山穀之間回轉繚繞。風聲颯颯,混著草木搖落,吟詠唱頌之聲也變得飄渺不定起來,仿佛真的直達雲霄之外的天庭帝君。

李世默眯著眼睛聽著這又響亮又模糊的聲音,仔細辨別這唱誦的內容,似乎是在說天師道上承太上老君建立的初衷,他不由起疑問道:

“據本王所知,天師道的開山鼻祖仇陵,不過是二十多年前逃刑的犯人,怎麼能寫出這般古雅的文字?”

“當然是後人替他寫的,”孫望之無奈地攤攤手,“殿下您可能有所了解,仇陵去世很早,他死後手下一眾將領各自為政,把天師道折騰得四分五裂。後來在劍南道北方活動的天師道餘部想了個辦法,就是折騰出這一套不倫不類的說法,說仇陵原本是受命於太上老君,竟然真的將北天師道統一了。”

“重構始祖。”

若昭一語定論。

“對對對,就是這個意思。原本仇陵並不懂這些東西,都是後人委托他的名字寫的。”

李世默沉沉地注視著祭場上黑壓壓的人群,夜色已深,祭壇上支起了幾個巨大的火盆。燈火明滅不定,照得主祭壇上的人影也有些模糊不清。尤其是三法師,隻剩下紫袍金線的影子在火光下反射瑩潤流動的光澤。

“能想出這麼一整套說法來聚合人心,北天師道的後人不簡單啊。”

“嗐!”孫望之尷尬地搔搔腦袋,腦子裏突然湧出一句話來,思來想去覺得說出口不妥,可他似乎又實在憋得難受,還是忍不住說了出來。

“你們,李家人不是管這個叫異教嗎?”

此言一出,若昭和世默各懷心思。若昭想到先帝靜帝承光年間曾下旨大規模肅清異教,一大原因就是在於二十年前巴蜀之事,張懷恩言巴蜀異教民心不穩,一番神神鬼鬼之說讓當時的陛下大為警惕。旨意一下,張懷恩便如同拿到尚方寶劍,在巴蜀一帶大肆殺良冒功,激起剛剛成立不久的天師道和朝廷方麵軍隊的對抗。另一個遭到衝擊的民間團體便是西陵氏主導的秘門。和天師道不同,秘門多以女子為主,除了精通易容術和一點點醫術以外,並無任何武裝力量。秘門最後一代掌門人,也就是阿瀾姐的母親西陵令容,帶著四十幾口人北上長安逃命,卻被集體屠殺在薦福寺,埋骨於漕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