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扇門之隔,寧妃站在清泉宮中,靜聲聽門外的聲響。
連同太後那擲地有聲的一巴掌。
李世語已經讓采葛采艾安置在宮裏不讓出來,事情已經陸陸續續從她那兒聽了不少。小語與關河在清泉宮後門私相見麵,不知道為何消息走漏到太後那裏,聲勢浩大帶著皇後來捉個現行,沈青綰事先知道了搶先一步前救人,就被堵在宮外。
落到太後皇後手中,想想也知道沒個好結果。太後不喜沈青綰那張臉,皇後估計也不怎麼喜。加之沈青綰之前悠遊於儲秀正陽兩宮之間,靠著雙麵諜者的本事暗中促成了不少事,諸如吏部考功司的案子,去年五月嘉禾生日宴上,她又兩邊煽風點火,隻怕皇後和太後已經不信任她了。
不對,加上自己這方,沈青綰可稱得上名副其實的三麵諜者。
寧妃對著一扇薄薄的木門苦笑,沈青綰如今是為了小語和關河陷入這險境,於情於理,歸根結底,都該是她的責任。
加上沈青綰的主子,風波莊的莊主,也就是熙寧長公主現下正在毓安宮中禁足,李世默遠在宣王府,自己該是離她最近的人,隔著一扇門,她該怎麼救救沈青綰。
快想想,現在有沒有辦法能幫到她的?
“啪!”
“說,你跟清泉宮的那位,到底是什麼關係?”
門外又一巴掌,聽得寧妃在這頭心驚肉跳。
不行,她現在出去,哪怕一句話不說,出去這個動作,本身已經包含著說不清的牽扯。
太後與皇後試圖強加給沈青綰的罪名,應當是私通自己這個關在清泉宮中的罪婦。設身處地想,如果此刻她是沈青綰,最好的打算,便是盡力撇清與清泉宮的關係。所以,最妥善的方法是——
不動。
她不動,沈青綰的辯白才能更具有說服力。可謂以靜製動,以不變應萬變。
寧妃轉身向著回宮中的路。背後一扇門之隔,咒罵聲與扇耳光的聲音不絕,她的手心微微攥緊,滲出了一層汗。
對不起,沈青綰,這是對我們所有人最好的方法。
宮外,太後和皇後卻是各自的小九九打得飛起。
沈青綰是儲秀宮的人,舉宮皆知,之前更是有幾次借沈青綰之口挑唆她們生事,所以沈青綰私會寧妃,是儲秀宮的意思?難道敬王與宣王還有她不知道的勾當?
還有,最好能想個法子,把清泉宮儲秀宮都踩一遍。儲秀宮私通罪婦,清泉宮與外界勾結,在她眼皮子底下生事的,一個都不能放過。
相比太後對沈青綰那張臉與生俱來的惡意,加上太子敬王兩分天下的局勢中,對儲秀宮的人全然的敵視,衛皇後的想法要更微妙許多。
自從去年五月二十六,東陽郡主生日宴上那場風波之後,她便覺得沈青綰不對勁。敬王帶著打暈的公孫嘉禾在斂芳宮這件事,究竟是誰告訴寧妃的?
寧妃宣稱是她,但顯然不是她,她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