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謁陵:親獻(1 / 2)

隆平十三年八月二十八日,陛下攜尚書省及四品以上清望官、中書省及諸司五品以上清望官從長安出發,前往位於鼎州的唐高祖獻陵。又因這次是連同親謁陵儀一塊辦了,宗室子孫也要帶上,同輩以涼王李若昊為首,子輩以宣王李世默為首攜九皇子李世諍,溧陽公主李世語,連同東陽郡主公孫嘉禾也一並跟上。

後宮嬪妃也帶上以示祭拜的誠心正意。當然不能打包全帶上,至少也得是妃位以上,方顯對祖宗的尊重。

令人尷尬的是,除了寧賢妃蘇氏,麗妃與李世訓同受懲罰關在儲秀宮,那就沒人了。

總不能祭拜祖宗還顯得如此凋敝。於是,寧賢妃請旨,九皇子李世諍既然前往獻陵,那其母秦氏跟上也理所應當。

陛下順便好人做到底,一並將九皇子生母秦氏抬為秦妃。

回到妃位的秦妃娘娘第二日便去清泉宮又是叩首又是謝恩的,陣勢大得恨不得滿宮都知道了。

此外,也不知是誰先提起然後陛下準了,總之結果就是宛嬪沈青綰也隨侍一旁。

蕭貴妃依舊推說暑熱難耐,每年五月至九月不見客,順便把自家孩子李世諺也關在重華宮,成了唯一一個身居高位又有子嗣,但不去親謁祖陵的嬪妃。

浩浩蕩蕩綿延數裏的隊伍從長安北城出發。陛下的玉輅青質車居中,左青龍,右白虎,車廂繪滿了金鳳翅,左邊旌旗下垂著十二旒,右邊插著長四尺的長戟,挽馬的鞶纓以五彩織就,繞十二圈。屬車十二乘,分列前後,置於鹵簿之內。

隨後跟著寧賢妃、宣王李世默、涼王李若昊、九皇子李世諍的車駕。前有儀仗後有屬車,饒是官道平坦如砥,人員混雜也顯得極不好走。晃晃悠悠一上午,李世默撩開車簾極目望遠,絲毫沒有看到前路何時能到頭。

反倒是往回看,似乎還能隱隱約約看見長安城城關樓聳立高飛的屋簷。

“懷德,歇歇吧。隊伍太長,不是一時半會兒能走到的。讓父皇母妃與諸位公卿累壞了更不妥。”

北衙禁軍統領張懷德也跟隨在隊伍之中。帶著北衙禁軍的護衛,他騎馬時而在前時而在後,行至宣王殿下窗邊時,裏頭的主子吩咐道。

李世默跳下馬車,問這位曆經數次變亂而不倒的北衙禁軍統領。

“之前讓你帶著的,六十歲以上公卿沿路修整皆有座椅,五十歲以上皆有手杖,都帶了吧?”

張懷德低眉順目,“都帶了。”

李世默點點頭,耐心囑咐道:“折騰一陣子都不容易,好生照料各位大人,辛苦張統領。本王問一聲父母安好也來相幫。”

一再思忖沒有什麼落下的事項,張懷德向後看望諸位大人,李世默向前給父皇與母後請安。

宗室子孫中,最末尾的一輛馬車才是東陽郡主公孫嘉禾的。和前麵張牙舞爪花裏胡哨的車輿相比,她那輛小馬車就顯得各位樸素獨特。聽到中途修整的消息,她歡樂地從車廂裏一躍而下,向著沿途碧水青山張開雙手,長長地深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