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應劫:點兵(1 / 2)

李世默帶著淩風十一月初三下午從鼎州獻陵出發,與來時浩浩蕩蕩截然不同,兩人一人一馬,在狹長的官道上如山鷹勁厲掠過。

淩風縱馬在後,揚聲向著李世默問道:

“殿下,這次回長安,咱們還見長公主嗎?”

淩風的聲音很快隨著激蕩的氣流一圈圈漾開,等到他都懷疑自家殿下沒有聽見時,不遠處的風聲帶來了渺遠的回答。

“不見了。回鼎州救駕的時間要緊。”

聲音消散在風裏,順著兩側青鬆翠柏永遠地留在孤獨的官道上。淩風遠遠地看著自家殿下的背影,不算太遠,但又確乎很遠,在路的盡頭如淡雲浮動。

他記得三年前上雲山的時候,他也曾問過殿下,長公主就在雲山上,要見一見嗎?

殿下當時本想拜訪的,從風波莊總部出來,卻又不想見了。

時過境遷兜兜轉轉,開始原來就預示著結局。

如今,真的是再也不見了。

同樣的選擇,以淩風的視角並不能給出一個很好的解釋。他有時便覺得,和當年一見如故便生出滿心敬佩不同,現在似乎是理解了殿下的每一個選擇,可是一恍然,便再也看不懂。

零碎的心緒總是很消磨時間,一朝二夕的光陰在各自沉默不語中疏忽流逝。等到十一月初五的日頭初升,兩人已抵達巍巍長安城下。

天氣轉冷也就在這兩天,前兩日鼎州獻陵陵邑外的山巒尚有霜染紅葉,即將入冬的寒風吹不散漫天陰霾的層雲。李世默仰首望曆經三百年依舊不改其貌的高大牆體,難得露出寬慰的笑。

“還好,長安無恙。”

從長安城北亦是宮城之北的玄武門入,一如既往又確乎永遠不變的兩山夾穀中,李世默遠遠望見了正帶著一支隊伍值守的關河。

“殿下!”

毛頭小夥子揉了揉眼睛,確定自己沒看錯,便三步並作兩步,興衝衝地向著頎長而清雋的身影奔去。跑了一半突然想起來禮數,將將在李世默麵前死命停住,抱拳紮紮實實行了一個軍禮。

“末將見過宣王殿下!”

李世默將他扶住,年輕的龍武將軍握緊的拳頭都是那般紮實而有力。

“免禮。”

既然宣王殿下說了免禮,關河也不拘束著,一雙格外明亮眼睛的眨眨,滿臉欣喜。

“殿下,溧陽公主還好嗎?”

“小語都好,你放心。”

提起小語的名字時,李世默隻覺嘴角帶澀,那種永遠無法宣之於口的壓抑似乎真的成了他此刻的常態。輕咳一聲,李世默示意關河一塊兒往前走,聲音微啞,聽來又屬實雲淡風輕。

“本王從鼎州趕來,是為調兵護駕,總共點兵五萬向東北鼎州開進。這次平塹便與我一道吧,萬一本王偶有粗失沒能看好小語,你還能照顧照顧她。”

這頭李世默召集神策軍諸位中郎將,下令在兩日之內點兵點齊五萬,關河從旁協助。處理完最要緊的事物,那頭再攜了聖旨徑直入李君毅府。

李君毅府也是第一次去的。自隆平元年李君毅被奪南衙金吾衛大將軍之職後,安心娶了一房名動京城的美妻,任憑外麵風吹雨打,他自安然養花喝酒。在長安城中與人鬥得死去活來的李世默自然未曾去過。

府上花草錦簇,饒是已入初冬,晚菊被保護得很好還未凋謝,翠綠的柏樹掩映在亭台樓閣之間。未見粗疏的枝條,確乎給人一種融融的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