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以皇後的身份幾乎不可能被選中去殉葬,可女人感性的時候哪裏會在乎這些。這姐妹倆看向王霄的目光絕對是春水綿綿無絕期。
接下來的事情也就順理成章,王霄擁著動情的姐妹倆回房開車去了。
因為車速過快,而且目的地不是幼兒園,所以後麵的事情就是桃花潭水深千尺了。
第二,神清氣爽的王霄來到前朝大殿,與大臣們商討新皇登基的事宜。
其實這事沒什麼好商量的。隻要王霄不反對,那朱高熾登基就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定下來日子和流程,後麵的事情也就順理成章。
永樂二十二年九月初七,朱高熾正式登基。
改元定次年為洪熙元年,立朱瞻基為太子。
登基之後朱高熾發布大赦令,赦免了被流放到奴兒幹都司的那些建文舊臣,允許他們重返中原。
同時還推翻了許多之前的冤案,像是被朱棣誅十族的方孝孺案等等。
任命之前被朱棣關押的夏原吉和吳中為朝中重臣,逐漸疏遠內閣三楊。
暫緩了鄭和預定的海上遠航,取消了茶馬貿易等等。
新皇登基一連串的動作讓朝臣們有些慌亂,尤其是那些依靠靖難之役起家的功勳們更是如此。
而等到朱高熾表示有意遷都回應府的時候,這種不滿達到了巔峰。
許多靖難功勳認為不能再這樣下去了,他們主動聯絡起來然後去找王霄。
在朱棣的遺旨裏是任命王霄監國的,也就是讓他掌握朝政大權。
可在朱高熾的登基大典之後,王霄別是去監國處理朝政了,他就連朝會大殿都沒再去過。整都宅在東宮之中不出門。
如果不是王霄時不時的會去軍營之中露個臉,那朝臣們都該懷疑王霄是被軟禁起來。
在這些人看來,王霄被皇帝限製了權力肯定會心中不滿。他們可以用王霄的名義來與新皇帝對抗。
隻是,這些人來到東宮門外甚至就連大門都進不去。
守衛東宮的軍士翻來覆去隻有一句話“太子殿下了,誰來拜訪都不見。”
真的是誰都不見,就連於謙上門都不見。
王霄自然不是被軟禁,也不是被朱高煦剝奪權力,他是自己交出去的。
他自己在繡春刀的世界裏就做過皇帝,知道皇帝是一種性就會懷疑一切的生物。
若是王霄真的一手掌握朝政大權,一手捏著全國精銳兵馬。那他與朱高熾之間的衝突就將真正的不可避免。
朱棣刻意如此安排,算是一種報複也算是一種考驗。
朱棣一向瞧不起太子朱高熾,認為他太過軟弱毫無魄力可言。
王霄和朱高熾矛盾激化從而舉兵謀位,這或許才是朱棣想要看到的。
朱棣認為自己是一代人傑,而王霄比起他來也差不了太多。他希望王霄能夠早早的上位,而不是讓那個毫無魄力可言的太子占據位置。
至於上位的過程,無關緊要。
大不了就是又一次的靖難之役,有什麼大不了的。
正是因為看出來了這其中的彎彎繞,所以王霄才會主動將朝政大權交還給朱高熾。
朱高熾監國二十年,朝廷上下都是他的太子黨。想要通過把持朝政來大權在握,那是癡心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