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王霄對朱棣的了解,他派兵送陳氏後裔回安南的事更像是在借刀殺人。
殺光了前朝陳氏,現任的黎氏又是叛逆。所以大明順理成章的接受了當地百姓們的主動要求,將安南變成了有十五個州府,三百萬民眾的交趾布政司。
這是曆史上安南第四次歸入中原。
不過可惜的是,二十多年之後楊士奇以駐軍靡費軍餉,當地人不服教化為由,請求撤兵。
然後宣宗也就是朱瞻基認為每年花費二三百萬兩的駐軍費用,收入卻是少的可憐,所以就同意了。
這麼好的地方,居然為了區區銀兩就放棄了。
現在王霄來了,他是絕對不會放棄這塊土地的。
放棄土地這項技能,王霄他沒學過。
王霄拿來地圖鋪在鄭和麵前“扶桑這個地方有個島,據這個島就是一整座巨大的金山。”
鄭和驚訝抬頭,瞬間就能理解王霄的苦心了。
王霄的手指指向了扶桑偏西的一片山區“這塊叫做石見的山地,是一座巨大的銀山。一年百萬兩的產量,開采個百來年沒問題。”
鄭和神色凝重,頓時感覺當初太祖定下的不征之國不過是醉酒之後的一句玩笑話,完全不用當真。
“你別看這裏多山,可卻是盛產大米,年產千萬石不成問題。你要是用來海運補充北方缺糧得多好。”
鄭和當即起身揮拳“太子所言甚是。這地方咱們必須得去!”
“可沒有聖旨,船隊不好出動啊。”
“聖旨會有的。”王霄的手指落在地圖上“你可以先派船過去開展商貿,做好前期調查工作。這總不需要聖旨了吧?”
帶上了使命感的鄭和起身行禮“微臣這就去辦。”
此時的扶桑正處於足利幕府時代,是典型的農奴莊園社會。無論是威逼還是利誘,想要對付他們並不困難。
黃金白銀還有大米,大明上下最喜歡的三樣東西他們全都占了。
這當然是要和扶桑人友好交流一番。
好好話的,那就是友邦。我賣你一點鐵鋤頭鐵鐮刀,綾羅綢緞麻布衣,黃符冥紙桃木劍,筆墨紙硯各類書籍換你的金銀大米。
要是不好好話,那就不好意思了。你們得認識一下大明將士手中的刀劍是個什麼樣子。它們究竟是鋒利還是不鋒利,得要親身感受一下才能知道。
至於奪取佐渡島與石見銀山的事情,在當地尋找一些代言人扶持起來然後租借個九十九年什麼的不要太輕鬆。
九十九年的話,大量雇傭當地人做苦力。估計也就挖的差不多了。
擺平扶桑,鎮住安南。再之後才是真正的下西洋。
王霄在應府待了數月,期間隻離開皇宮出去過兩次。
一次是去鳳陽祭祖,另外一次則是去了三叉口草鞋峽的寶船廠觀看船隻建造。
王霄去寶船廠給外界透露出的信號就是,與那個不願意再耗費巨資下西洋的洪熙皇帝不一樣,王霄是支持開展航海的。
想要片帆不得下海的並非是皇帝,而是那些地方鄉紳與朝中大員。
與後世猜想的不同,鄭和下西洋實際上是賺錢的,而且賺的很多。
每次下西洋都是八九百乃至千餘噸的大船數百艘,帶著絲綢茶葉瓷器這些去往遙遠海外。換回來的是大量的象牙珠寶香料檀香珊瑚珍珠藥材犀牛角珍貴木材等等貴重物資,哪一樣發賣出去都是一筆巨款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