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放眼未來(第3更)(3 / 3)

…………

方年指節叩擊桌麵,吸引大家的注意力,緩緩開口:“從上個月開始我就在構思明年的計劃,最後發現其中有一環繞不過去。”

“前沿公司本身這樣的狀況會限製對前沿係的資源整合,所以我想,前沿應該首先整理。”

“大家都說說看吧,認為需要有哪些部門,分管哪些業務。”

說著,方年看向吳伏城:“吳老哥,你先好好想想,你的意見還是很重要的。”

方年說完後,溫葉先接過話頭:“至少應該有行政部門,我跟小穀在前沿實習部的那個秘書團隊剛好可以放進去。”

陸薇語不假思索道:“最重要還是人力資源部門,從集團層麵來說,前沿需要有一個能迅速補漏前沿係高管的體係。”

“……”

穀雨也提了一個部門,她認為得有一個叫做綜合協調部的部門,簡單說是起一個跑腿傳遞的作用。

劉惜自然是提議了財務部。

隨著前沿係的壯大,她需要更多人來分擔一些基礎工作,即便每個分公司都有財務部,但這還不夠。

然後是關秋荷,她沉吟道:“陸總,我說句話,前沿創新的業務是不是有點太大了?”

“確實,雖然現在還看不出,但隨著各個項目開始落實下去,必然會出現過大的現象,前沿應該有個核心業務部門。”陸薇語連連點頭。

前沿學術和前沿創業其實發展腳步不算快,整體事務比較單一。

而且它們的發展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積累,這就顯得前沿創新實在過於壯大了。

單一的前沿創新在資本眼裏都價值300億了。

方年一直沒開口。

之前分錢的時候,他光一個人說了,現在得空歇歇嘴,也是挺好的。

方年也在思考中。

前沿本身目前的形式肯定是非常不健康的,就七個人,還都是兼職員工。

但在方年的構思中,前沿主要起到一個資源整合的作用。

隻不過隨著業務量的擴大,明顯不可能是一兩個人能處理得了。

就算吳伏城處理的前沿社團業務,也一樣是讓前沿創業配合出了不少人的。

這種體係不是很健康。

在大家開口的同時,吳伏城也在整理自己的想法,最後斟酌著開口:“我有點想法,不知道對不對;

前沿係內部其實也跟前沿社團一樣,有不少茫然的員工,因為磨合期的緣故,其實很多人沒發揮出應有的工作能力,更別提飽和工作這種事情了;

所以,作為上層主管公司,前沿是不是應該成立一個類似於集團文化宣傳之類的部門;

當然,還得成立一個資源整合部門,與綜合協調部互為補充。”

“……”

大家都說完以後,方年沒有直接發表意見,而是話鋒一轉道:“我先說說我的一些規劃;

明年前沿應該配合各地的前沿院成立配套實驗室;

比如申城這邊成立通信實驗室,長安西交大成立材料實驗室,羊城成立工業軟件開發實驗室;

哈工大那邊我是想成立一個半導體設備製造研發實驗室,這是純粹實驗室,不產出任何東西,算是落實對半導體設備這個領域的學術投資的前期研發測試工作,然後再交由廠商投產。”

“至於京城……雖然京城高校資源最多,但情況相對複雜,不太好導流,不然其實我想成立人工智能實驗室的。”

“從這方麵來看,前沿創新的業務量確實很大。”

“……”

經過一番商量之後,最終配合這個實驗室規劃,整理了前沿公司。

成立人力資源、財經、公司戰略、企業發展、法務、內部審計、道德遵從、綜管幹部部、前沿院部、前沿大學一共10個部門。

主要大的調整是把前沿創新的前沿院劃撥到前沿公司。

把前沿實習部劃撥給前沿大學。

前沿大學不是要成立一所公辦大學,而是效仿一些大企,成立內部大學,為員工及客戶提供眾多培訓課程;

包括新員工文化培訓、上崗培訓和針對客戶的培訓等。

這也是解決吳伏城說的問題。

至於資源整合這一項其實合並在了企業發展上。

綜管幹部部門則是陸薇語說的體係。

除此之外,大家還提議了另外的一些具體計劃。

涉及到前沿學術、前沿創新、前沿創業等等。

最終在大家的商議下,整合成了詳細的2011發展規劃案……

-

======

ps:能等的等一哈,我努力再搞一章,雖然你們不投月票,嚶嚶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