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園第一批西紅柿,最終和喜樂多交易的數量為五十五萬斤,果園收入三百三十萬元。
無論是采摘的西紅柿重量,還是西紅柿的收入,數字都讓淩宏山和楊淑蘭老兩口驚的目瞪口呆。
兩位老人完全不敢想象單靠種地就能賺到上百萬,這是兩人一輩子想都不敢想的數字。
“默兒,好啊,你沒讓爸爸失望。”淩宏山感歎的對淩默道,見到兒子這麼有出息,他既是高興,又有一點點的悲傷。因為兒子長大了,再也不需要他來遮風擋雨了。
淩默感覺到父親情緒的變化,握著老人的手道:“爸,這一切都是你的功勞,若不是你含辛茹苦的將我養大,供我讀書,我怎麼會有這樣的本事,能夠掙這麼多錢。”
西紅柿取得了豐收,淩默準備拿出一些錢,獎勵這段時間一直在果園幹活的村民。
為了打造有機無汙染的生態農業,淩默全部采用人工管理,比如除草,施肥等等。雖然如此增加了許多成本,但相對果園的產出卻是九牛一毛。
如今,淩默依然是以單日雇傭村民,不過隻要在果園幹的時間超過十的,雇傭的價格都漲到了八十元。
這樣的價格,既是在玉山縣城村民們也未必能拿到。
不過他這樣做的效果卻是極好。被他雇傭的村民拿到了錢,能夠補貼家用,改善生活,得到了實惠,已經完全變成了他的死忠。
而沒有被雇傭的村民也已躍躍欲試,期望能從他手裏掙到錢。
他這次發獎金,就是為了進一步刺激村民,讓大家覺得隻要跟著他的腳步走,就一定能賺到錢。
夕陽西下,晚霞將際裝扮的瑰麗繽紛。
淩默家的壩子裏,大家搖著竹扇,驅散著夏日的熱意。但目光都緊緊的盯在前方板凳上,堆起的幾疊紅鈔票上。
至今被他雇傭過的村民一共約三十人左右,幹活超過十的有十一人。
淩默計劃的獎金分別是五百和一千塊,這樣總共也不過才兩萬多塊,但顯然對村民們的意義卻大不一樣。
“這些日子以來,大家不辭辛苦,幫了我很多忙。特別是桂花嫂、秋蘭嫂,以及春巧等幾位,我非常感謝。若不是大家,這次西紅柿不會有這麼大的豐收。所以為了表示感謝,我給大家準備一點西紅柿,以及每人一份獎金,希望在以後的日子裏,能繼續得到大家的幫助。”
“淩默,你太客氣了。大家誰不知道,你給我們開的工資比周圍所有地方都高,現在又給我們獎金,應該是我們感謝你才對。”
“是啊,淩默,大夥都非常感謝你。你是大學生,有本事,不但給村裏修路,現在又給大家一份活幹,以後隻要你有事,我們隨叫隨到!”
村民們的性格非常樸實,誰對大家好對大家不好,心裏都有數。淩默回到村子短短的一個多月的時間,給村子帶來了翻覆地的變化,大家都一清二楚,心裏真真切切的對淩默一家充滿了感激。
可以,淩默如今在村子的聲望已經迅速追平了最受尊敬的周知書。淩宏山和楊淑蘭現在無論走到哪裏,村民們都會紛紛友好的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