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離去,張春巧身體無力的跌坐在田頭,神色悵然。
大山村的改變,如今已傳遍了全縣,也傳到了合興鎮自己的老家。
得知自己住起了別墅,甚至成為了鑫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經理,自己的哥哥張守富便立即跑了過來。
一開始隻是找她救助,三五百,七八百的要錢。
張春巧想著自己現在生活改善了,能幫助一點是一點,也就拿出這半年多來自己掙的錢,交給了大哥。
可是沒想到,大哥拿了錢根本沒有拿回家,而是全部拿去賭了。
而翻年後,侄子上學需要錢,張守富又立即跑了過來。
她一時心軟,擔心影響到侄子的學習,將自己幾乎所有的儲蓄六千元交給了大哥。可最終的結果卻讓大哥越來越得寸進尺!
張春巧有點不知所措。
按理,她應該毫不猶豫的拒絕張守富過分的要求。
當初在家裏,因為她是女兒,所以根本不受父母的重視,從別的男孩子讀書,而她隻上了初中就被迫輟學,在家裏幫忙幹活。
後來因為她長的比較漂亮,所以家裏更是將她當貨物一樣,貨比三家。最後收了王家一大筆禮金,完全沒考慮過她的意見,便將她嫁了。
而在結婚後,娘家從來沒有問過她的情況。
王家公公死了,她的丈夫死了,娘家都一直無人過問。
仿佛她已經是嫁出去的人,潑出去的水,絲毫都跟張家無關了。
然而現在聽到她的日子好過了,大哥卻如同牛皮糖一樣的纏了過來。
甚至連婆婆都被張守富騷擾的不堪其煩。
張春巧在心中很抵觸張家這樣的行為。
隻是,長久以來農村人灌輸的觀念,男孩子才是一家的希望。
就如同張守富的那樣,她畢竟是張家人,又如何能做到坐視不管呢?
在她的內心深處,其實一直期望得到家人的認可,得到家人的關愛。
她是一個女孩子,可就如淩默的那樣,女孩子也能擁有本事。
淩默望著鬱鬱的張春巧,在他的印象裏,當初在剛嫁進大山村,以及她的丈夫死後,那兩段時間她便是這樣的神色。
不過這個外柔內剛的女人,最終都堅持了過來。
而這將近一年以來,她也越來越開朗,每次見到總會看見甜甜的笑容。
不過沒想到自己帶給大家新的生活,卻同時也帶給了眾人新的煩惱。
農村這些事,淩默搖搖頭。
因為百姓們普遍文化程度較低,在保持著質樸的同時,大家的眼界視野也相對比較狹隘。
比如什麼恨人富喜人窮,重男輕女,家長模式等等,依然存在著許多的陋習。
其中重男輕女是鄉村最嚴重的一個現象。許多家庭生了很多子女,目的就是想生一個兒子。
最終得到兒子了,那麼其他的女孩這麼多張嘴怎麼辦?
在農村艱苦的條件下,能活著吃口飽飯,穿上暖和的衣服就很不錯了。
什麼?女孩子還想上學?學、初中免費的還可以。高中?趕緊回來放牛,等個兩三年滿了十八歲,就可以嫁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