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70章 點兵(2 / 2)

一路兵馬從海上繞道進攻臨安;

一路兵馬從蔡州出發,進攻荊州;

一路由鳳翔進攻大散關,待命入川。

另一路,則是他親率的三十萬精兵。

一路行來,旌旗連綿飄揚,戰鼓聲震天。

太平了二十年的南地,再次遇到金人攻城,臨安城頓時慌作一團。

不過,這一次的朝廷中,沒有像二十年前那樣,皇帝隻管逃命。

雖然他們也慌,卻有大半的人都主張出兵一決死戰。

趙琮更是拿出籌備的清單出來,說著主戰的好處。

兵,馬,武器,傷藥,衣物,火藥,糧草。

他在六年前就和衡陽公做了準備。

又說金兵秋天來犯,冬衣必是沒有預備,越往後打,天氣越寒冷,對他們是極不利的。

又說他們大軍快馬來襲,糧草必是準備不夠。

臨安城外的百姓們,早已將糧食藏於大山裏,他們收集不到,糧草一斷,軍心必亂。

聽著趙琮的彙報,高宗對這個兒子是越發的西欣賞了。

他當及點頭應允出戰。

其實,朝中原本有幾個主和的。

但全被衡陽公秘密控製住了,這些人不能發聲,高宗想主和也得不到支持,隻好同意出戰。

兵臨城下,天子出戰才能揚國威。

李嬌娘私下勸著趙琮,要他請高宗出戰,自己不要出風頭,隻做個小跟班就好。

起初,高宗有些害怕,不敢出戰。

但衡陽公的一句話,讓他不得不出戰。

衡陽公提到了高宗的大哥欽宗帝。

說,欽宗帝當年也是不敢出戰,畏畏縮縮猶豫不前,錯過了鼓舞軍心的大好機會。

將大好的河山,白白拱手讓人。

為了打消高宗的顧忌,趙琮聽從李嬌娘的建議,主動請纓,“兒子願為前鋒,護父親左右。”

他這樣表了決心,高宗就不用擔心後院起火逼他讓位了。

“好,傳旨,校場點兵!”

……

完顏亮的大軍,兵臨城下的時候,在臨安做內應多年的穆宣,帶著宗無極和駱福財,則買通了守門小兵,反方向出城。

他們離開城門沒走多久,便見駱誠和李嬌娘騎馬追了上來。

駱誠望向駱福財,“六叔,穆宣是小人,你跟著他遲早會丟命。”

駱福財這幾年吃的住的,全是穆宣在出錢,他享受慣了好吃好喝的待遇,哪裏會聽駱誠的離間之話?

再說了,宋國可從沒有打敗過金人,他審時度勢,根本不想聽駱誠的勸告。

“留在城裏才會丟命!如今金人大軍南下,再不逃走命就沒了,當年金人攻入汴京時,可是死了二十萬汴京人啦!”

李嬌娘說道,“今日不同往日,他們攻不進城的!”

“臨安城附近圍了近二十萬的大軍,可城中卻隻有兩萬人馬,你居然說今日不同往日?說什麼大話?我可不想被包餃子!”駱福財不耐煩說道。

“駱福財,不必聽他們廢話浪費時間,咱們繼續往北走,金主還等著我們呢!”穆宣掉轉馬頭,揚鞭往前而去。

宗無極隨後跟上。

駱福財說道,“駱誠,看你喊我一聲六叔的份上,你抓緊時間快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