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間偶有桃花樹,現在已經是開始紛紛落花了,古老的石板路一塊又一塊地鑲嵌在泥土地上。“蓮花山”顧名思義,山的形狀特別像是一朵蓮花,後人覺得這個名字太簡單隨意沒有內涵,稱之為“照賢山”。雖然大名換做“照賢山”但是更多人願意叫“蓮花山”簡單,接地氣。
石板路自然是不能走的,阮天啟坐在智能的輪椅上,跟著他們一同走過小徑。阮馥羽在他的身邊隨時來照顧他,一邊也聽他說一些文人趣事。有些她已經聽說過的故事,她也隻當第一次聽說。阮天啟看著滿山春暖花開的場景心情大好,精神抖擻。
阮兆祥在他們的後麵走著,很少說話,有時候阮天啟想不起來的東西,他便給他提醒兩句。他三三兩兩地說著,聲音低沉,比阮楠更加沉著、穩重,比他更有男子氣概。
“老了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咯。”阮天啟這樣感慨道,智能的輪椅碾壓過落葉和枯木,聲音脆脆的,慢慢地往前。
阮馥羽問:“為什麼看山不是山了?”
“物是人非的感慨咯,不好還好啊,羽兒你能陪著我這個老頭子一起看山。”他想到了過去,如果還有回頭的道路可走他一定重新選擇。不過知足者常樂,既然過去已經隨著風遠走那也不必要強求。
“難道最應該說感謝的人不是我嗎?”阮馥羽穿著白色的運動鞋,踩在枯木與落葉上。
他們隻逛了兩處景觀,天就有些黑了。擔心老人著涼,阮馥羽建議大家趕緊折回去。
兩處景點都是他過去看過的,或者說這整個山上都是他非常熟悉的了。來遊玩就是為了重新找回當年的足跡,尋求一個閑適的生活心境,他並不是來單單看山的,所以就依了阮馥羽。
大家一行人就往回走。
阮馥羽在下午的時夠用手機拍了很多張照片,隨手就將自己滿意的照片給顧錦發了過去。有時候顧錦還跟她互動兩下,發的語音聽不太清楚,也無非就是拍的不錯之類的。
拍了一個下午,阮馥羽的手機的電量早就耗盡了,甚至隨身攜帶的充電寶也都沒有了電量。
走到半路的時候,天已經是暗下來了,阮兆祥用微型手電給大家照著道路。景區的人們這個時候也都上來跟他們彙合,山間的路燈也都陸續打開了。一行人在回去的路上說說笑笑,阮天啟覺得自己好像是年輕了很多歲。
太陽一落下來,溫度就顯然的下降了很多。隨行的護理特意給阮天啟蓋上了一層薄薄的毛毯。
被山間的涼風一吹,阮馥羽覺得還挺涼爽的。她縮了縮自己的衣服袖口,將手藏在袖子裏。就在她覺得自己一定會被凍感冒的時候,阮馥羽突然覺得,自己的肩膀上好像是被蓋上了一層厚厚的被子。
她連忙回頭看去,原來是阮兆祥在後麵看出她有些冷,就把自己的外套脫下來給她披上。
由於已經黑了下來,並且他們走的這一段路沒有路燈。阮兆祥手裏的微型手電筒照在地上,阮馥羽突然一轉身,非常強烈的光束刺到了她的眼睛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