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這麥鐵杖也是個傳奇人物~
據說麥鐵杖勇猛而有膂力,能日行五百裏,跑起來可以趕上奔馬。
粗獷放蕩且好酒,喜歡結交朋友,重信義,平常以捕魚打獵為生,不置產業。
陳國太建年間與人合夥做賊,廣州刺史歐陽頠俘獲了他,麥鐵杖從此淪為朝廷的奴仆,專給陳後主撐傘。
麥鐵杖常常在陳後主退朝之後,步行一百多裏,夜間到南徐州,翻越城牆而入,借燈光打劫偷盜。
次日早晨返回時,仍舊替陳後主撐傘。像這樣十多次,失主們認出了他,南徐州官府用狀子告到陳後主那裏。朝中官員見麥鐵杖每天都在~你們在逗我嗎?根本就沒理會他們。
後來南徐州官員又多次狀告鐵杖,尚書蔡徵說:“這有辦法啊,試一試不就知道了……”
在衛兵們退出的時候,懸賞百金,誰能把這封奏報送到徐州然後回報,就可得懸賞!
麥鐵杖當時不知道啊,接了懸賞就走了,第二天回來複命……
陳後主一看~嘿,還真是這家夥!但是這算是用計詐出來的,無憑無據也不好定罪,就把他說服教育一通給放了。
後來後陳被滅,麥鐵杖又投靠了楊素,當了個夜不收!打探消息,當斥候。
隻要有麥鐵杖在,敵人的營房分布,那就是透明的!
後來楊素回皇城複命,麥鐵杖怕有刺客刺殺楊素,每天在楊素馬隊後麵跟隨,夜裏肯定共宿一店。
楊素發現麥鐵杖時才明白麥鐵杖的用心,特地向隋文帝請奏授鐵杖為儀同三司。但因麥鐵杖不識字,放回鄉裏。
成陽公李徹欣賞鐵杖勇猛,在開皇十六年,征召麥鐵杖到京城,任命他為車騎將軍。仍跟隨楊素北征突厥,加封為上開府。
要說麥鐵杖真發跡還得說是隋煬帝當政的時候~
隋煬帝即位,漢王楊諒在並州謀反,鐵杖又跟隨楊素征討漢王楊諒,每次作戰總是身先士卒,後任柱國大將軍。
不久調任萊州刺史,但無政績。轉任汝南太守,漸漸學習法令製度,群盜絕跡。
後來上朝,考功郎竇威嘲笑鐵杖說:“麥是什麼姓?”鐵杖應聲答道:“麥竇(豆)沒有差異,有什麼值得奇怪的?”
竇威非常羞愧,無言以對,當時的人都認為麥鐵杖機敏聰慧。
不久麥鐵杖又調任右屯衛大將軍,隋煬帝對他更加親密。麥鐵杖認為隋煬帝對他恩重如山,常懷盡忠報國之誌。
麥鐵杖衝鋒之時以知必死!“阿奴當備淺色黃衫,吾荷國恩,今是死日,我既被殺,爾當富貴。“
這句話影響了麥孟才一生,使其對楊廣極為忠誠,“君待我以禮,我還君以命。”
最後麥鐵杖慘死高句麗,隋煬帝痛哭不止,麥孟才看在眼裏,也就導致了最後楊廣身死,麥孟才密謀為楊廣報仇之事……
可以說麥家滿門忠烈……
這捕風捉影一出,人們便記起了這個平民柱國,憑借戰功一步一步走到頂峰的神人。
而程鴻又適時的宣傳了一波愛國教育,恰到好處的提了一下高句麗外麵的京觀有辱國體。
這下子人們徹底爆了,街頭巷尾到處都是打高句麗的呼聲,嚇的高句麗的探子一天三遍往高句麗國內遞條子。
這下子張元禮可是忙開了,四處抓探子……
征高句麗的風聲從長安傳遍大唐!
這時候皇家海軍準備完畢,悄無聲息的出海,準備在河東道做最後一次修整然後出發直撲高句麗都城!
~幾天後~
朝堂上新羅、百濟使臣又來朝堂之上請求剿滅高句麗,陛下以兵力不足唯由拒絕。
李績請征高句麗迎回高句麗京觀漢家屍骨。
陛下以民剛曆戰,須休養生息唯由不準!
李績以頭搶地,陛下就是不許!
第二天,李靖上朝,步履蹣跚,請征高句麗,迎回漢家屍骨,陛下猶豫了,思慮良久:“大唐曆經戰火,河東道十室九空,皆是健婦,老嫗,怎能在起刀兵?
埋著的是漢家兒郎,難道若是在起刀兵死去的就不是漢家兒郎了嗎?”
李靖默然!
第三天,秦瓊頂盔摜甲,身背後背著瓦麵金鐧,拄著虎頭鏨金槍,身背後跟著一匹老馬,正是和秦瓊衝鋒陷陣的忽雷駁!
一人一馬雖然慢,卻堅定,一步一步朝著朝堂走去,慢慢的秦瓊身邊多了幾個耄耋老漢,都是天命老叟,默默的跟著秦瓊。
他們都知道,秦瓊是去幹什麼!
“上朝!”
眾臣見秦瓊上朝都是一驚~這是個什麼造型?
李二上朝也是一愣:程鴻雖說要用到秦瓊,可是沒想到是這麼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