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寫罷官聖旨時,心裏就盤算了起來:“國庫沒銀子,那些大臣家裏不是有銀子嘛,讓監察院的去查查,找幾頭肥羊宰宰不就行了嘛。朕是皇帝,不能冤枉誣陷人,可要是他們自己事兒沒辦好,可就怨不得我了。”
於是,後幾日的早朝,皇帝坐的筆直筆直,聚精會神地聽著下麵的臣子訴各自的救災之法,以及保全自己攻擊對手的言論,一發現他們言行有失,皇帝就出言訓斥,並作出處罰:罰錢,一次20兩。
沒幾日,大臣們都如鵪鶉般老實不話了,錯話忒費銀子了,搞得皇帝原本亮晶晶的眼神有些暗淡。
監察院那邊一時半會兒也找不出那些大臣的把柄,狐狸尾巴藏的太深了,讓人找不到借口。
好在,皇帝沒愁幾日,遠在貴陽的欽差大人給他送來了及時雨。
欽差大人和貴陽知府是一起上奏的,他們一致認為貴陽決堤在於工部工程爛尾,還送來那根爛木頭作為證據。奏表中還明已有災民不滿官府濫竽充數,憤而奔走蜀鄭他們不想造成人員傷亡,隻得忍痛讓災民西校最後,他們還向皇上告罪,臣下無能,事沒辦好。
皇帝隻把心思放在“工部失職”和“災民西斜上,工部這次怎麼著也得大出血。皇帝立馬喚人去查工部曆年工程記檔,果然發現貓膩。有幾個河道每隔三年就得重新修一次,皇帝想到蜀中的都江堰可運作千年,氣就不打一處來。工部的這些蛀蟲看樣子平時沒少中飽私囊啊!
第二日,皇帝上朝時就對工部一批官員下手了,還將那塊爛木擺在他們麵前,厲聲道:“嶺南的河堤修了不到三年吧,水裏的楠木怎麼自己變身成了桃木了,你們給朕解釋解釋,糊弄誰呢?現在貴陽低窪處決堤了,百姓流離失所,這個責任你們負得起嗎?”
桃木這事其實是欽差大人和貴陽知府想出來的主意,那日他們撿到的木頭是梨花木,為了讓鍋安全甩到工部頭上,他倆找人用桃木雕了個假的,又讓人在進京的路上一直將桃木泡在水中,這才給了皇帝發落工部的大殺器。
工部的那些官員心虛啊,他們每次做工程總會在這兒那兒偷工減料的,所以他們沒法子反駁,再皇帝都義正詞嚴地給你定罪了,你再來頂一下不得更慘。還是做好收拾包袱流放的準備吧。
皇帝見下麵的人不吭聲,就知道他們底氣不足,也不整那些虛的了,道:“按律例,你們這些人就得抄家流放,可現在朕沒那麼多人押送你們,你們拿錢贖罪吧!”
皇帝這話一出,原本做好最壞打算的人眼前一亮,大著膽子問道:“皇上,怎麼個贖法?”
“你們犯了欺上瞞下弄虛作假之罪,昔年得到的宮中賞賜全部收回,院落、田莊都得收回。另外,按人頭交贖金,一人50兩,家裏有多少姻親都算上,明日戶部尚書去你們府上收。交不齊的就去做苦力抵債。此事到此為止,你們就在家閉門思過吧!”
工部上下感恩戴德,高呼:“吾皇萬歲。”皇帝甩袖離開,背對眾人時露出了笑容:“可算愁到錢了。”
五日後,慎王爺收到兩份聖旨:一份是罷官聖旨,另一份是收留流民的聖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