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看我半不話,淡淡的道:“那我問你,你這次考的怎麼樣?”
我道:“之前我基本上沒有複習,不過您也知道,平時我對很多學科的知識都有涉獵。而正好這次考試有些內容我也見過,所以按照我的估計,要麼就是剛剛好,要麼就是差一點。”
一直以來我對自己考完試的結果都比較自信,這個自信指的是從交完卷之後我就會知道我大概考的會是一個什麼樣子,最後的結果和我的估計往往八九不離十。
媽媽繼續問道:“那既然有可能會考上,所以你不需要考慮考慮如果真的考上你怎麼辦嗎?”
我斬釘截鐵的道:“如果我真的考上了,那我應該也會放棄。”
媽媽不確定的問道:“也就是你鐵了心的要留在那邊嗎?”
我點零頭,算是默認了她的想法。
媽媽道:“當時你高中畢業決定要去羊城讀大學的時候,我以為你隻是去外麵讀書,等畢業之後就會回來再次回到這邊。可是後來我有一個老同學告訴我,讓你們出去讀書也就意味著從此之後和你們的距離越來越遠,也就意味著你再也不會回來了。我當時還不認可這種法,但是我現在不得不承認人家是對的。我突然有一種深深的後悔,我想如果當初我堅持讓你留在省內,留在金城,是不是一切都會變得不一樣。”
我開玩笑的道:“現在一切都太晚了。”其實當媽媽出這些話的時候我內心是動搖的,我在想我這樣做的對不對,我是不是在用自己的道德去綁架他們,讓他們接受這個結果,我是不是沒有盡到自己應盡的責任。
媽媽歎氣道:“是啊,一切都太晚了。那你能告訴我你留在那邊最主要的原因是什麼嗎?從到大,你對什麼都感興趣,但是也對什麼都不感興趣。一直以來對你的學習我和你爸爸也沒有要求太多,覺得差不多就行,而你自己也恰恰是這樣認為的。所以你的事業心其實也不強,對物質的要求也不高。”
我道:“之前不是過在那邊有一個女朋友嗎?我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她。”
媽媽道:“如果最後你們走不下去,你會不會回來?這個時候我不想讓你再考慮了。”
我道:“假如有一我們注定沒有結果,那我一定回來。因為我在外麵也沒有繼續留下去的理由了。”
媽媽道:“那好,不過你放心,對於你的事情我們會全力支持你的。最後能不能走在一起也是看你們的緣分。”
我道:“我不會留在羊城,要去青山。”
媽媽疑惑的問道:“為什麼?你在羊城不是挺好的嗎?”
我解釋道:“因為她在青山,而她的父母親不讓她在外麵,所以隻能是我過去,對於在羊城和做青山其實是沒有區別的。反正對我們來都是一樣的遠,而且青山的房價至少比羊城便宜。”
媽媽點零頭道:“現在你爸爸出去了,估計回來要很晚了。晚上回來我再跟他談談,看他怎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