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曾想以這樣的方式回到故鄉,本以為與故鄉的連接僅限於每年春節,沒想到32歲後的人生都要與這片土地粘連到一起。與前夫離異後,我帶著兒子回到老家,父母托人在鄉鎮企業幫忙找到一份清閑工作,薪資隻能滿足溫飽,勝在事少人熟,照顧小孩比較方便。對於這樣一份工作,我已經很滿意,這樣的年紀找到一份穩定工作實屬不易。賣掉省會城市的房子,手上已經有一筆積蓄,理財收益加上視頻分享平台的收入,已能滿足家庭的正常開銷。
相比以前過年蜻蜓點水的在故鄉駐足,再次踏上這片土地,才真正的開始欣賞這裏的風景。故鄉小鎮落在長江邊上,位於兩省交界處,是個邊陲小鎮,小時候從鎮上坐汽車到市上最少3-4小時,一路顛簸,疲憊不堪。可是現在開車隻需要30-40分鍾,交通順暢,而且政府在小鎮設立了GQ工業園,CZL高速直達工業園區。以前的江邊垃圾遍地,河水渾黃,可是如今已是河水清清、綠草茵茵,處處皆風景。所謂“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不過如此,以前對這裏習以為常,隻會看到缺點,跳出這裏又回到此處,才能發現它的美。
回顧過往,拚命的讀書,考出小城鎮,拚命工作,在大城市紮根,背著房貸車貸,在省會城市裏過著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日子。雖然收入相對可觀,但是收入隻能滿足開支,沒有結餘,大城市生活有太多的無奈,除了房貸車貸,日常消費也是不自由的,周圍朋友同事會根據你的穿著、日常消費劃分你的階級層次。每周需要去看場電影,要不然跟不上辦公室話題,隔幾個月需要更新個奢侈品包,保證在社交場合的地位。。。。。。所以每個月的開銷隻增不減,信用卡賬單越還越多。如今放棄這些也讓我如釋重負,看似被迫的逃離,也似乎是命運的安排,某種層麵上也合了我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