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菲菲想離開小鎮,是因為對人生的夢想;我想離開小鎮,完全是因為想逃離我的原生家庭。郝菲菲的父母都是當地水利局的,知識分子,知書達禮。相比之下我爸也是公務員,但是性格暴躁,我媽也毫不示弱,家裏經常鍋碗瓢盆齊飛,吵鬧不絕,作為小孩痛苦無奈又無助。郝菲菲落落大方,舉止得體,我唯唯諾諾,膽小如鼠。郝菲菲成績優異,文藝彙演中流砥柱,而我連課堂都不敢舉手發言,更別提上台表演,唯有考試成績能拿的出手,但也沒能考過郝菲菲。
郝菲菲的家庭是我羨慕的家庭,我希望我媽媽能溫柔大方,爸爸能性格和順,但是人生唯有出生不能選擇。我父母除了性格上的缺陷,但真正是本性善良的人。當年我三嬸在農村,家庭困難,是我父母伸出援手,支助三表哥高中、軍校生活費,成就了三表哥現在的人生;我幺叔生意失敗,丟下一雙兒女不管,是我父母將表弟表妹接到家中喂養,支助度過最困難的日子。同樣在我最艱難的時候,父母給予我支持和溫暖。隻有經曆過人生的痛苦,才能體會到親情的可貴,家人才是我此生最寶貴的財富。
當初想逃離這個家庭,是想逃離爭吵的家庭氛圍,父母之間的爭吵並沒有因為年齡的遞增而遞減,我覺得無力改變他們,也不希望我的兒子像我一樣長大。如今被迫回歸,讓我重新審視父母之間的問題,他們是善良的人,但不是智慧的人。如果有智慧,他們兩人不會用爭吵這麼簡單粗暴的方式解決兩人的關係。既然命運讓我回歸,與父母一起生活已經勢在必行,如果我要改善我和兒子的生存環境,就必須想辦法調和父母的關係。把家庭關係處理當成工作來對待,就一定會有解決辦法。命運有時候就可是這麼可笑,你越想逃離,卻越將你們綁在一起。或許逃離並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正視它,麵對它,解決它才能釜底抽薪。這是命運給我出的一道難題,我需要用智慧去解題,可能也是改善我與父母、父親與母親關係的契機。
當然與父母一同生活,我也得到很多好處,衣來生手,飯來張口,小孩有人幫忙接送,滿足了我的懶惰基因。我覺得這是我大學畢業以後體力最輕鬆的日子,如果將父母的爭吵聲自動隔音,這就是幸福人生。但是終究我和郝菲菲都沒能離開小鎮,也許這就是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