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楓拚得最狠的一次,莫過於在好嗨喲的競爭對手。
對手是國內十強企業,擁有絕對實力雄厚的資本,這一年好嗨喲的市值飆升到了兩千億,不過對手同樣奮起直追,也達到了驚人的八百億市值。
市場總共就這麼大。
一塊蛋糕夠多少人吃呢?
林楓可不想崛起一個旗鼓相當的對手,年底前一個半月,籌備已久的商業策略上線。
大手一揮。
直接砸進去十五個億,一副要牢牢守住外賣龍頭老大的強硬姿態。
這個國內排名第六強的集團企業也不手軟,跟著十五個億下水。
轟轟烈烈的結個賬開始,最瘋狂的時候,你點個外賣根本不用花錢,還有贈品,還能抽獎。
年底前二十。
林楓又是大手一揮,毫不講理的五十個億重磅推進市場,一時鋪蓋地的輿論在發酵。
第六強企業跟不跟呢?
咬咬牙跟了。
這次外賣行業收益的是各大平台商家,這一時期,不管是誰,隻要你成功入駐一個平台,保準有錢拿,幾乎屬於不拿白不拿的那種。
兩大巨人如此“喪心病狂”的價格戰下,替死鬼也相繼出現了。
新崛起的上百家外賣平台相繼破產,宣布清算。
14年初。
國內就剩好嗨喲外賣與另外一家第六強平台,市場都被完全肅清了。
這就是林楓的第一步計劃。
第二部計劃開啟。
這次是要徹底壓垮對手。
大手一揮。
很熟悉的林氏風格,整整一百個億如下鍋的餃子般滾進市場,這還不算,好嗨喲的第二,第三股東阿裏與企鵝公司,也宣布再各自投資十個億幫手。
一百二十個億空降外賣市場,堪比外流星撞擊地球的百年難遇盛景。
第六強集團企業逐漸認慫,沒有繼續跟注。
但是不跟注的結果已經很明顯,慢性死亡,到了15年中旬,林楓第三步計劃開始,已經蠶食對手百分之65的地盤後,開始進行收購計劃。
第一大外賣平台。
收購第二大外賣平台,這種騷操作一出,立刻有專家跳出來,指責這全是林楓的陰謀詭計,還預言,價格戰開始的第一,林楓的腦子裏,除了滅掉上百個大大的對手,肯定已經想到要收購排名第二的外賣平台,畢竟這一切好像按照劇本走的一般。
成王敗寇,多無益。
沒多少人關心林楓的“陰謀詭計”,更多人看到了林楓一個不到三十歲青年的商業雄心。
成功完成收購後,好嗨喲的市值飆升了好幾個台階。
總市值突破5000億大關。
15年上市,開盤不久後就攀升每股9塊,依據實時數據,年底的一周,因為運營效果得到市場認可,好嗨喲點評大漲,市值水漲船高直接突破了8000億,成為繼阿裏,企鵝公司後第三家市值突破1000億美元的企業,締造了第三個國內神話。
林楓的名字,開始在各大財富專欄中出現。
但是他個人究竟有多少財富,沒有人能清,有人林楓手頭已經擁有高達00億資金,可是,林楓隻會有區區這點財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