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居親熱一星期後,收到母親電報,紫金返回湖南,廠裏對打架雙方各打五十大板,團委通報,兩位團員記過處分,紫金沒有批準調換班組,很不服氣,到廠裏開結婚證明,一星期後她拿出結婚證,找水工分場主任請婚假,主任批假了。她帶母親回玉田老家。上月同居試婚她懷孕了,不得不提前辦酒席請親戚朋友,宣布結婚。
結婚後,劍州供電局給湖南吉溪水電廠發出商調函,為解決夫妻兩地分居問題,要求將紫金調回到她丈夫所在單位福建劍州供電局工作。在長沙省廳貴人的協調幫助下,調動成功,這也許是天意,紫金懷孕十個月後,生下女兒,調令就到了,滿月後去福建劍州供電局報到。
劍州供電局是福建省電力局直屬的供電企業,地處福建省北部,下轄武夷山供電局、邵武供電局二個二級局,供電區域跨越劍州全境和三明市尤溪縣(躉售),共覆蓋11個縣(市)。全局直屬單位共有員工920人。現有直供客戶100092戶,躉售客戶18戶。年完成售電量21.53億千瓦時,全社會用電量達到32.06億千瓦時,全市最高用電負荷達34萬千瓦。
局轄有220千伏變電站1座,110千伏變電站4座;110千伏及以上送電線路11條,總長度555千米;35千伏輸電線路687千米,10千伏配電線路1364千米,開閉所、開關站9座,配電站6座,配電室20座。企業風正氣順,是理想的就業單位。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劍州建成首條6千伏輸電線路,由西芹向相距12公裏的城關供電。從發電機供電到電網供電,劍州人第一次過上有電的日子。
解放後,閩北開始“編織”真正意義上的電網。1957年,劍州建成第一條35千伏西芹後穀至菜園輸電線路。這是劍州首條高電壓線路,為劍州造紙廠的建設提供了電能,劍州工業由此邁步。
1958年8月,首座110千伏菜園變電站和110千伏玉田水電站至劍州輸電線路建成投產,為劍州造紙廠投產提供穩定電源。110千伏菜園變全站位於紙廠生活區菜園裏,是該局較重要的變電站。該站110kV間隔5個,35kV間隔9個,10kV間隔22個,操作間隔多,倒閘操作工作量大,阿猷就在110千伏菜園變電站擔任副站長兼技術員。由於運行人員短缺,1975年阿猷要求把老婆調來,局領導馬上同意出函,阿猷運氣真不錯,老婆果然調來和他一起在菜園變電站上運行班。
1971年6月,劍州220千伏馬站變電站建成投產,閩北從此有了電網樞紐中心,帶動劍州鋁業的崛起,劍州成長為全省的重工業基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