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廢除領導職務終身製(1 / 3)

漢能移動能源戰略全麵落地

投入數百億元押寶薄膜太陽能技術之後,漢能控股集團(以下簡稱“漢能”)迎來密集收獲期。

8月23日,漢能旗下的漢能薄膜發電集團(00566.HK)宣布,其美國全資子公司阿爾塔設備公司(AltaDevices)與奧迪股份公司簽訂薄膜太陽能電池技術戰略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合作開展“奧迪/漢能薄膜太陽能電池研發項目”。據了解,第一步雙方將推出薄膜太陽能全景車頂解決方案,未來會逐步研發利用薄膜太陽能技術為奧迪電動汽車提供主驅動力。

其實,這隻是漢能移動能源戰略全麵落地的一個縮影。早在去年7月,漢能就已經成功發布了四款Solar係列全太陽能動力汽車;今年7月底,漢能又發布了薄膜太陽能新產品——“漢瓦”,將其業務版圖拓展至萬億建材市場。

“漢能致力於用薄膜太陽能改變世界。”漢能董事局主席李河君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漢能已先後在水電、薄膜太陽能等領域投入數百億元。如今,漢能建成了全球最大的民營水電站,而在薄膜太陽能領域,通過多次海外並購和全球技術整合,漢能已然占據了世界薄膜技術的製高點。

締造金安橋傳奇

掌握領先的薄膜太陽能技術後,漢能曾在2015年提出了“移動能源”概念——薄膜發電隨時隨地提供能源,將成為一個新經濟增長極。

而在這背後,不得不提金安橋水電站。這座耗資超200億元,曆時8年時間才建成的水電站,被外界視為“印鈔機”。此前,在困境麵前,正是其源源不斷地為漢能的薄膜太陽能產業“輸血”。

漢能的水電業務始於1994年。當時,漢能花費1000多萬元,將廣東河源東江上一座裝機容量1500千瓦的小水電站收入麾下。此後,漢能先後在浙江、廣東、寧夏、雲南、廣西等地多次並購水電站,如今其旗下電站水電權益總裝機量超過600萬千瓦。

在2002年,全國工商聯開展“光彩事業”,組織民營企業家赴雲南投資考察。正是這一契機,讓漢能締造了金安橋水電站這一全球最大的民營水電站。

據悉,當時考察過後,漢能將投資目光瞄準了當地的水電資源,並迅速拿下了金沙江中遊8座百萬級千瓦的水電站規劃中的6座,規劃總裝機容量約2300萬千瓦,投資總額達750億元。

然而,麵對諸多國有電力企業的競爭和巨額資金的壓力,漢能龐大的水電版圖還未展開就險些夭折。最終,在漢能的斡旋和努力下,成功拿到了金沙江上“一庫八級”中資源最好的金安橋水電站,總裝機容量300萬千瓦。

不過,一個更大的難題隨之而來,無底洞般的巨額投資至今仍讓漢能心有餘悸。

李河君在其所著的《中國領先一把——第三次工業革命在中國》一書中透露,當時,“為了應對高峰時每天1000萬元的投入,漢能把前些年建設的效益好的優質電站一個一個地出售,這些項目都凝聚了漢能人的心血,其中最可惜的是青海尼那水電站——漢能在2003年以12億元收購,當時已並網發電。在最困難的時候,漢能將多年積攢下來的風險準備金全部投了進去,金安橋水電站項目卻像無底洞一樣總也填不滿,最後我們甚至從漢能高管個人和家裏借錢投資金安橋。”

直到2011年3月,曆經8年建設之後,金安橋水電站一期240萬千瓦機組並網發電。如今,金安橋水電站已成為全球民營企業投資建設的最大水電站,總投資超過200億元,年發電量超過130億度,每天超過1000萬元的淨現金流,讓其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印鈔機”。